10月20日,在河南博物院舉辦的“古典與唯美——西蒙基金會收藏雕塑、繪畫展”已接近尾聲,但參觀人數再次迎來高峰。該展覽自9月3日開幕以來,已經讓近百萬觀眾近距離地欣賞到羅丹、梅西耶、雷諾阿、高更等大師的經典作品;
隨著12萬餘冊圖書、4萬餘張電子音像製品、86套書櫃、閱覽桌、閱覽凳等設施被送至靈寶市的尹莊、焦村等10個鄉鎮,靈寶市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工作全面完成,當地農民朋友在家門口就可以瀏覽群書;
重陽節期間,無論是在鄭州市區的敬老院,還是基層農村的田間地頭,一場場由河南省各個文藝團體自發組織的慰問演出陸續上演,溫暖了一位位老人的心。
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十一五”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視下,在各級文化部門的努力下,河南省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投入不斷加大,設施體系逐步完善,公共文化産品日益豐富,服務方式和手段不斷創新,呈現出蓬勃發展、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的良好勢頭。公共文化的陽光正在普照河南。
加大投入建設文化服務基礎設施
近年來,在“四個重在”的實踐要領指導下,河南省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成果頗豐:187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項目全部完成,5萬個行政村基本上都有了文化大院、文化中心,農村書屋基本實現全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體系初步建立。
成就的背後,是省委省政府和文化部門的大力投入。2011年,中央和省財政共投入12.1億元用於文化建設;其中文化部、財政部撥付2011年中央補助地方專項資金8703萬元,用於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免費開放後正常運轉並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支出;省財政設立省級三館免費開放資金735萬元,鄉鎮綜合文化站免費開放配套資金2325萬元,有力地支撐了文化基礎設計的建設。
中國文字博物館、河南省藝術中心等一大批大型公共文化標誌性建築投入使用,省圖書館新館、河南博物院二期開始籌建,焦作市、信陽市、洛陽市、濮陽市、三門峽市群藝館等達到國家建設標準並對社會開放……文化設施逐漸成為中原城市群的亮點和靈魂。如今,行走中原大地,座座“文化地標”造型新穎,引人注目,令人讚不絕口,流連忘返。
文化惠民破解城鄉落差
看著國産大片《建國大業》,安陽縣辛村鎮村民孫福旺高興地把手裏的酒一飲而盡。他説:“城裏的電影院票價太高,俺們這裡送電影下鄉,不花錢就能看電影,可美。”就在離他不遠的蔣村鎮李家莊,一群60多歲的大娘正隨著動感的音樂在文化廣場起舞。65歲的馮新花説:“想唱就唱,想跳就跳,跟城裏差不多。”
公共文化資源城鄉配置的不合理曾經是河南省文化發展的障礙,如今,在日益完善的惠民工程下,全省廣大農村群眾正享受著“政府買單,群眾受益”的成果。
據統計,目前河南省119個博物館(紀念館)、142個公共圖書館、201個文化館(群藝館)、2264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已實現免費向公眾開放,全省158個縣(市、區)都按標準建成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全省4.7萬多個行政村建成了共享工程村級服務點。自2008年起,省文化廳和省財政廳共同啟動了舞臺藝術送農民活動,省財政每年列入預算341萬元用於活動開展專項支出,每年以政府購買的形式為農民免費送出演出2000場以上,僅此一項全省受益群眾就達3000多萬人。
省文化廳廳長楊麗萍表示,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是各級黨委、政府理應擔負的基礎性、長期性的重要工作。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公共文化的陽光普照河南。
創新機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創新,不僅是一切藝術形式的生命力,也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動力源頭。
在省圖書館,長期活躍著40多個“故事姐姐”,她們來自河南省各個高校,在圖書館裏幫助小朋友們進行閱讀;河南博物院裏有1000多名志願者,截至目前共接待觀眾100多萬人次,他們的出現緩解了院方人員不足的壓力,也為如何吸引社會力量進行公共文化服務探索了一條新路。
吸引社會力量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有益補充、鼓勵群眾自發開展文化活動已成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一個較為成熟的創新舉措。目前河南省已經依據各地特色打造出了“春滿中原”、“歡樂中原”、“週口一元劇場”、“鄧州文化茶館”、“週末公益小舞臺”、“舞動漯河大家跳”、“週末沙澧文化超市”、“洛陽市民狂歡月”等一批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受到了文化部的肯定。很多農民自辦文化大院、圖書室、農民書社、電影放映隊,使農村群眾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文化活動少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此外,河南省公共電子閱覽室也初步實現了省、市圖書館的互聯互通,並向社會公眾開放。
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也是建設中原經濟區、打造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據了解,今後,河南省各級文化管理部門將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則,採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繼續加強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讓文化活動成為群眾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重要平臺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