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頭並進 遍地花開
——十六大以來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巡禮之九
黨的十六大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在統籌協調、同步建設、共同推進上狠下功夫,強化全國一盤棋的整體發展理念,確立了統籌中央地方、系統內外、政府社會、軍隊地方、國內國外測繪地理信息資源的長遠發展策略,充分調動和發揮地方各級測繪地理信息部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開創了地方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奮勇爭先、你追我趕、齊頭並進、遍地開花的良好局面。
同鑄平臺 共襄盛舉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著力打造數字城市、天地圖、地理國情監測三大平臺,建設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産業園,為地方測繪地理信息工作開創新局面、實現新發展發揮了引領、推動作用,提供了重要抓手。
目前,全國約270個地級城市和40多個縣級市開展了數字城市建設,120余個數字城市已建成投入使用,形成了一大批城市新型地理信息成果,在國土、規劃、城管、公安、應急、環保、衛生、房産、工商、水利、氣象以及公眾服務等60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提高政府決策水平、加強城市科學管理、服務百姓衣食住行娛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天地圖省市級節點建設快速推開,已有浙江、吉林、重慶、江蘇、福建等20多個省級節點和常州、鎮江、東營、南京、嘉興等10多個市級節點接入天地圖主節點。天地圖·黑龍江為防火系統量身定制了三維地圖的森林防火電子沙盤指揮系統,並部署到省、市、縣三級防火部門,以保證在火災發生時準確定位火源、周邊撲救隊伍、水源地、居民點等信息。違章亂建等信息在天地圖·莆田網站上實時展現,有效解決了國土巡查工作中信息獲取難、信息反饋和巡查工作不及時、違規行為跟蹤處理不順暢等問題。
各地地理國情監測試點穩步紮實推進,不斷取得成果。福建、陜西、湖南、上海、天津、寧夏、海南、湖北等省(區、市)先後與國家局簽訂合作協議。四川、吉林、陜西、湖北、浙江、甘肅、新疆、山西、福建、山東等地將地理國情監測列入本省(區、市)“十二五”專項規劃,其他各省(區、市)也將地理國情監測作為“十二五”測繪地理信息的重點工作。陜西、浙江由省政府出面,成立了測繪地理信息部門牽頭、各相關業務部門參與的地理國(省)情監測工作領導小組,在工作機制探索方面取得突破。陜西成功監測獲取了基本地理省情信息,通過基本地理省情白皮書和藍皮書發佈了多種重要監測信息。浙江開展了多項地理國情監測工作,向公眾公佈了主要河流長度及流域面積、主要湖泊面積等。重慶市的監測成果已被市人民政府和行業相關部門作為權威數據使用,及時高效地服務了城鄉規劃與建設。黑龍江開展了全省重要地理信息統計分析工作,完成了齊齊哈爾城市地表覆蓋信息、扎龍自然保護區重點區域濕地信息監測。四川結合地震核心災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完成了核心災區城鎮化進程、地質災害、植被覆蓋、人文經濟信息等地理國情監測。北京開展了北京市東郊地區沉降監測,為城市規劃建設提供了依據。天津完成了6大類44個專題為監測內容的數據整合和數據整理工作。河北完成了利用現代遙感技術開展全省國土資源系統土地執法監察工作、礦業權實地核查成果開發與應用、全省範圍1:2000數字正射影像圖製作等項目。貴州對省內的47個萬畝大壩的土地利用情況進行監測,啟動了全省地質災害隱患點航測監測項目,利用無人機獲取了41個縣、75個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影像數據。江蘇開發的太湖藍藻水華遙感動態監測預警系統為農業、漁業生産、人民生活用水等提供預警信息。甘肅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監測應用系統建設項目,促進了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信息化管理。
此外,各地地理信息産業園建設如火如荼、方興未艾,已基本建成黑龍江地理信息産業園、西安導航産業基地、武漢國家地球空間信息産業化基地、山東正元地理信息産業基地等,浙江、江西、雲南、廣西、江蘇、山西、海南等地的産業園區也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之中。
加強法制 理順體制
伴隨著國家局著力打牢法制基礎、健全完善管理體制機制、加強統一監管,全國各地測繪地理信息管理組織體系、監督體系、機構建設也面貌一新。
目前,全國已有陜西、黑龍江、四川、海南等20多個省級和部分市、縣測繪地理信息管理部門更名為測繪地理信息局或地理信息局,浙江、湖北、新疆等部分省級機構還恢復了正廳建制,海南省各市縣測繪局均更名為測繪地理信息局。從設置方式看,獨立或者相對獨立設置的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機構為21個,已佔到全國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機構的68%。全國設區的市(地、州)中,設立測繪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機構或明確測繪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職能的有316個,約佔市、地、州總數的95%。其中,臨沂、鄭州、潛江、太原、嘉興、溫州、鄂州、聊城等近60個城市成立了測繪地理信息局或地理信息局。全國縣(市、區)中,設立測繪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機構或明確測繪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職能的有2453個,約佔縣(市、區)總數的86%。部分城市如臨沂,所屬6區9縣均加挂了測繪地理信息局牌子。
地方測繪立法工作突飛猛進,35部地方性法規、近百部地方政府規章成為測繪地理信息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有效破解測繪地理信息行政執法體制不完善的問題,江蘇、河北、吉林等地相繼成立了承擔調查取證等行政執法職能的市場管理中心等機構,黑龍江、海南、新疆等地設立執法隊、執法辦公室,福建、重慶等地成立了獨立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執法隊伍,湖南等地為現有執法隊伍明確了測繪地理信息執法職責。各地執法機構的不斷完善,為做好測繪地理信息行政執法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履行職責 強基固本
在國家局的政策傾斜和大力支持下,各地積極開展基礎測繪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就。目前,省級1:1萬基礎地理信息已覆蓋約462萬平方千米陸地國土,北京、天津、山西、吉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海南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基本實現了陸地國土全覆蓋。26個省(區、市)完成厘米級似大地水準面精化工作,24個省(區、市)建成衛星定位連續運行基準站網,各地新建連續運行基準站超過1200個。認真執行基礎遙感影像獲取計劃,省級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已建立配套影像獲取經費機制。
地方測繪地理信息投入呈爆髮式增長趨勢。遼寧、黑龍江年投入增長約10倍,四川、內蒙古年投入達到上億元規模,江西1.56億元支持測繪地理信息能力建設,全國大多數市、縣都相應加大了基礎測繪的投入力度,為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
加快地理信息更新速度。“十一五”期間,全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省(區、市)開始對第一代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進行更新,按計劃進行定期全面更新的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河南等省、市。浙江省在全省範圍內實現1:1萬地形圖每3年更新一次。北京市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在平原地區1年更新一次,山區4年更新一次。上海市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更新週期為2年一次。
在中央財政專門設立的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測繪專項補助經費支持下,內蒙古、廣西、貴州、雲南、西藏、新疆等23個省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共完成146個基礎測繪項目。使用專項補助經費完成的1:100萬西藏自治區行政區劃圖和地形圖項目使自治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用上了現勢性好的地圖産品;正在組織實施的拉薩林芝河谷地帶1:1萬數字線劃地形圖航測成圖項目是西藏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省級基礎測繪項目;正在實施的《西藏自治區地圖集》的編制出版將徹底結束西藏沒有地圖集的歷史。新疆開展的1:1萬、1:1000及1:500地形圖測繪,為準東、伊犁、吐哈及庫拜4大煤田煤化工基地建設、塔裏木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艾比湖綜合治理工程、産業園區建設等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基礎數據,保障了這些重大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
主動服務 作用彰顯
各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主動開展領導工作用圖編制與服務工作。遼寧局組織編制的《遼寧省領導工作用圖》,提供省5大班子領導和省直部門領導使用,得到高度評價。新疆局編制全疆分地州系列對口援疆領導工作用圖地圖冊,確保援疆人員能夠全面、直觀地了解各地州的自然、資源、經濟、社會發展等各方面的信息。海南局根據省委省政府對2011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專項用圖要求,編制了系列領導工作用圖。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大決策部署,各地主動服務,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等國家和地方重大工程提供可靠、適用、及時的測繪保障服務。河北發揮測繪在推進京津冀區域經濟合作,加快冀東、冀中南經濟區建設中的基礎保障作用,在城鄉規劃、産業佈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一體化等方面做好保障服務。山東出臺措施降低基礎測繪成果收費,對保增長重點項目使用基礎測繪成果實行無償提供。湖南圍繞拉動內需促發展的大局,積極為重大工程建設提供及時的測繪保障服務。浙江開展測繪保障服務需求調研,有針對性地提供測繪保障服務。
為重大工程提供及時的測繪地理信息服務保障。北京為奧運場館的規劃、建設、運行和安全保衛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服務,為申辦、籌辦、服務奧運提供了各類專題圖,編制奧運會和殘奧會專用圖冊30多種,其中《新北京、新奧運地圖集》受到廣泛好評。上海圓滿完成世博會籌辦與運營期間6大類510個項目的測繪保障工作,推出了11類近30種世博精品地圖,發行1億份的導覽地圖深受讀者好評,為世博獻禮的《上海地圖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專版)》成為上海遞給世界的精美名片。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期間,陜西開展世園會公開地圖審核檢查工作,多次利用無人飛艇對園區進行高分辨率航攝,完成世園會園區地理變化及建設進度監測,上線運行世園會中英文電子地圖。
在應急測繪服務保障中大顯身手。在應對非典、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南方雨雪冰凍災害、西南旱災、伊犁地震、北京特大暴雨災害等突發事件中,各地在國家局的指導下迅速獲取、製作和提供地圖、影像圖,快速建立三維地理信息平臺,為了解災情、指揮決策、搶險救災和災後重建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測繪地理信息保障服務。2011年,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嚴重旱情,湖北、湖南、江西、江蘇等地調集測繪無人機獲取航空影像,對旱情進行綜合分析研判,服務科學抗旱救災。2010年6月,內蒙古、黑龍江大興安嶺林區發生歷史罕見的火災,黑龍江局向省委省政府、軍區、武警總隊提供各類圖件50多套,研製了黑龍江省森林防火電子沙盤指揮系統,火場前線測繪人員隨時利用無線網絡獲取衛星拍攝的火場信息,為撲火指揮決策提供了保障。2010年6月,貴州省關嶺縣崗烏鎮大寨村發生特大地質災害,貴州省第三測繪院快速獲取低空航攝遙感影像資料並在1小時內提供給搶險救災指揮部,滿足了搶險工作的急需。2010年8月,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突發泥石流災害,雲南局拍攝了148張、7平方千米0.3米高分辨率影像圖,及時、全面、真實地反映了災情。2006年,重慶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乾旱,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利用旱期前後遙感資料準確掌握了乾旱前後水域的變化信息,為旱情監測、預警提供了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