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17時,中國航天員中心參試乘員唐永康、米濤在密閉試驗艙內結束為期30天的科學試驗順利出艙,我國首次受控生態生保集成試驗獲得圓滿成功。試驗驗證了我國自主研製的受控生態生保系統集成實驗平臺,對推進我國長期載人航天飛行環控生保技術發展具有標誌性意義。
“離開地球家園,飛向浩瀚太空,開展長時間、遠距離、多乘員深空探測和地外星球開發,是人類未來航天技術發展的必然方向,而建立受控生態生保系統是解決航天員生命保障問題的根本途徑。”中國航天員中心副主任鄧一兵表示,成功實施空間交會對接和建立空間站之後,開展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將成為我國載人航天的重大戰略目標。
據介紹,受控生態生保系統又稱生物再生式生保系統,主要通過高等植物和微藻,為航天員生産食物、氧氣和水,並去除航天員産生的二氧化碳等氣體;通過飼養動物為乘員提供動物蛋白;通過微生物分解作用,將系統內的廢物轉化為可再用物質,從而實現系統內物質的完全閉合循環。鄧一兵介紹,該系統的最大特點是能實現系統內食物、氧氣和水等基本生保物質的全部再生,可大大減少地面後勤補給,併為航天員提供一個鮮活的綠色環境,從而調節其心理狀態。
11月1日8時45分,“2人30天受控生態生保系統集成試驗”在北京航天城正式啟動。本次試驗依託中國航天員中心自主建設的受控生態生保系統集成實驗平臺,重點研究密閉系統中人與植物間的氧氣、二氧化碳、水等物質的動態平衡調控機制,並掌握就地供應乘員新鮮食物的方法。試驗中,植物培養面積為36平方米,種植生菜、油麥菜、紫背天葵、苦菊4種可食用蔬菜,主要用於為2名參試乘員提供呼吸用氧,並吸收乘員呼出的二氧化碳,保證每名乘員每餐食用30-50克新鮮蔬菜。
參試乘員唐永康説:“試驗還穿插進行了密閉生態系統中的植物生理、乘員生物節律與熱反應、中醫辨證,以及心理學、工效學、食品營養學、環境醫學監測與評價、醫監醫保和空間站衛生清潔制度驗證等方面的實驗,並與德國合作開展了密閉環境中的乘員核心體溫生物節律研究。”
據了解,中國航天員中心受控生態生保系統集成實驗平臺于2011年建成,具備氧氣應急補充、二氧化碳應急去除、大氣微量有害氣體凈化、睡眠保障、衛生保障、醫學保障、安全保障等功能,艙內大氣環境、光照和營養條件等參數均實現自動控制,確保了參試乘員的安全、健康和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