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中央“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號召,福建省各級機關幹部進一步落實“五不規定”,輕車簡從下基層,千方百計為群眾減少負擔。
密切聯絡群眾,堅持工作“回頭看”,深入一線問政、問需、問計,解決部分遺留或者辦理效果不佳的問題。
……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群眾路線和中央八項規定,持續深化“下基層、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活動,推動機關幹部往實處走、往深處邁、往難處跑。
深入傾聽民聲,準確把握群眾訴求
進一步深化、實化、細化下基層活動的具體措施,切實解決好“怎麼下、下到哪、幹些啥”的問題。
明確硬指標。“無會周”實施以來,機關幹部堅持輕車簡從下基層,推行民情懇談機制。改進調查研究方法,採取蹲點式、走訪式、訪談式,一竿子插到底,隨機選擇調研點,傾聽群眾心聲。
注重全覆蓋。注重把開展下基層活動與服務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與機關工作各項業務緊密聯絡,實現機關幹部參與全覆蓋、各層面村(社區)和基層單位以及規模以上企業聯絡全覆蓋、重大項目挂鉤服務全覆蓋、有重點信訪案件地區落實領導包案全覆蓋。目前,全省20.2萬名機關幹部參加下基層活動,參與率達96.7%;建立挂鉤聯絡點16萬多個,結對幫扶生活困難黨員、群眾49萬多人。
一線接地氣。各地各部門普遍創新聯絡群眾的載體,探索 “四下基層、四解四促”、“我和百姓拉家常”、“駐百村、進千戶、幫萬民”等主題實踐活動。基層群眾普遍反映,如今到基層“圍著輪子轉”、“隔著玻璃看”的幹部少了,奔上田間地頭為民解難的幹部多了,黨的好作風回來了。
堅持重心下移,主動回應群眾關切
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服務為先,主動順應群眾意願,集中力量解決群眾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
重心下移對接群眾需求。堅持以群眾滿意為目標,將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向基層。堅持向社會公開徵集並認真組織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省級財政直接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超過70%。下基層活動開展以來,全省共實施2.9萬多個為民辦實事項目,解決4.9萬多個實際問題。
面對面解難題促和諧。全面推行省、市、縣、鄉四級領導幹部定期接訪、帶案下訪、領導包案和一線工作法,帶動和促進各地各部門化解信訪積案。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推廣農村“六要”群眾工作法、“網格化”服務、和諧徵遷工作法、信訪“路線圖”等經驗做法,進一步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2012年全省信訪總量下降19.1%。
強化為民服務提質增效。深入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強力推行“馬上就辦”。全省所有市、縣(區)建立行政服務中心,80%以上的行政審批事項進入中心辦理,審批時限控制在法定時限的60%以內。
注重頂層設計,推動常態化長效化
著眼下基層常態長效,注重從頂層設計制度體系,使機關幹部直接聯絡群眾、服務基層成為一種具有制度約束的自覺行動。
聯絡群眾常態長效。全面推行農村“168”、社區“135”、非公企業“三五”和機關“1263”等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從頂層設計制度體系,推動黨員幹部聯絡群眾工作常態化、長效化。
問計於民常態長效。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的決策機制和工作機制,要求機關幹部認真聽取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積極向基層群眾問計問策,使各項決策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更加科學有效。
問題整改常態長效。各地各部門普遍探索建立問題聯動解決機制,實行問題徵集、建賬、協調、銷號、回訪等工作法,對基層群眾反映的問題建立銷號制,確保基層群眾反映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不走過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