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小康,關鍵在基層,關鍵在農村。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今年伊始,貴州省組建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選派2萬名幹部和1萬名大學畢業生、農村知識青年,自帶行李、炊具,吃住在村、工作在村,真蹲實駐、真幫實促。2月底,工作隊員已經全部到位。
春節剛過,貴州省經信委黨辦主任科員陸序就從省城來到“新家”——遵義市務川自治縣紅絲鄉先進村。“這裡離縣城還有40多公里,食宿在村,雖然條件差些,但就是要像釘子一樣‘釘’下來,才能為群眾幹事、幹成事”,談起駐村工作,這位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員信心十足。
近幾年來,貴州各級黨組織進一步密切聯絡群眾,切實改進作風,紮實開展創先爭優、“三個建設年”、“四幫四促”、“基層組織建設年”、“幫縣聯鄉駐村”、“走訪幫促”和“同步小康駐村”等活動。廣大黨員幹部以良好的精神狀態、紮實的工作作風、超常的發展舉措,推動省委各項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形成了“風氣要正、作風要實、幹部要幹”的良好氛圍,激發了科學發展、後發趕超、同步小康的激情和自信,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新年新風新氣象
省領導自帶乾糧頂風冒雪調研,重大工程“靜悄悄”開工,單位會議活動大幅“瘦身”
新年剛過,頂著漫天雪凝,省委書記趙克志輕車簡從,自帶乾糧,到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迤那鎮最貧困的大山村、蓮花村調研。威寧之行,趙克志訪貧問苦最關心兒童教育,開教育座談會把基層教師請到前臺“講真話”,充分展現實實在在、直面困難、為民解憂的工作作風。
時任代省長陳敏爾也在年初,冒著雨雪,深入安順市等多地調研走訪企業,慰問老黨員、部分困難群眾。
其他省領導同志也積極深入基層調研,特別是注重到困難較多的地方去同群眾商量解決問題。調研中一律自帶乾糧、方便麵,精簡隨行人員和車輛。
與省領導同志帶頭進一步轉變作風相伴,沒有“剪綵”、“鑼鼓”,全省400多項重大工程“靜悄悄”地開工。
沒有了橫幅、看不到彩門,2013年全省“兩會”“清新”開幕。會上,代表、委員發言深入剖析問題,不“照本宣科”;寫建議、寫提案言簡意賅,直奔主題……
為倡導厲行節約,今年機關單位的拜年會、聯歡會、茶話會等紛紛取消,有的單位將“年會”變為工作部署會,有的則將節約的經費用於慰問困難群眾。
春節後上班的第一天,省委就召開常委擴大會議,詳細部署今年經濟社會建設諸多重大事項,時間表、任務書、責任人明明白白。
全省上下咬住發展不鬆勁的緊迫感撲面而來,切實轉變作風的幹勁撲面而來。
貴州在奮進路上銳進騰躍、疊創佳績,昭示一個“鐵的規律”:黨風正則人心齊,人心齊則事業興。黨員幹部的優良作風就是一種正能量。
黨的十八大強調“要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
省委緊貼黨中央精神作出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十項規定。從密切聯絡群眾、精簡會議文件、厲行勤儉節約、改進新聞報道、堅持廉潔從政等方面,對省級領導同志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提出具體要求。
一條條、一項項,範圍廣、內容細,力度大、監督嚴,體現了省委、省政府的親民情懷和務實精神,體現了貴州進一步改進作風的堅定決心。
省委要求,省級領導同志要率先垂范,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發揮榜樣示範作用,推動貴州省黨風政風建設,真正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許多幹部黨員講出心裏話,規定出臺僅僅是一個開端,群眾聽你怎麼“説”,更要看你怎麼“做”。唯有自我加壓,把一項項細緻規定變成一個個具體行動,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激發出務實親民的正能量,才能贏得群眾持久的掌聲。
萬名幹部“釘”村寨
向6000個村派駐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2萬名幹部和1萬名大學畢業生、農村知識青年自帶行李炊具“駐讀”幫扶
“原來駐村就我一個人,現在來的工作隊員既有視野開闊、經驗豐富的幹部,又有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大家‘組’在一起,辦法更多、幹勁更足,咱們村的小康有奔頭。”貴陽市開陽縣永溫鄉永亨村駐村隊員李朝林看到新來的夥伴,格外高興。
今年,貴州集中向6000個村派駐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幫助3600個後進村脫貧致富,促進1800個中等村發展提高,扶持600個先進村引領示範。2萬名幹部和1萬名大學畢業生、農村知識青年自帶行李炊具“駐讀”幫扶。而在2012年,貴州就從101個省直部門選派2000余名處長、2萬餘名機關幹部開展“部門幫縣、處長聯鄉、幹部駐村”工作。
幹部多跑腿、群眾少走路,幹部多辦事、群眾得幸福。貴州省要求,駐村幹部每月在村工作20天以上,白天深入田間地頭,晚上深入群眾家中,話發展、幫發展、促發展。
畢節市大方縣委辦駐村幹部吳維坤住進星宿鄉龍山村村民唐紛明家裏。一年時間裏,他走遍星宿鄉所有村民組,踏踏實實服務群眾。“有事,找駐村幹部。”這句話已成為當地群眾的口頭禪。
荔波縣甲良鎮甲站村黨員覃躍軍在省國資委選派駐村幹部潘仕凱的幫助下,種植了2畝多西紅柿,僅此一項收入就達2.5萬元。同村返鄉農民工莫道明在潘仕凱的幫助下,利用荒山、水塘實現養殖收入5.6萬元。
2012年以來,駐村幹部累計幫助村(社區)制定發展規劃或發展目標6.74萬個,扶持項目15.83萬個,傳授技術38.25萬次,提供信息194.85萬條。
選強人、成建制、建小康是今年駐村工作的一大特點。每個同步小康工作組至少由3名機關幹部和1名大學畢業生、農村知識青年組成。
為防止“葫蘆掉在井裏”——駐村幹部看著下去了,實際還飄在上面的現象,真正使駐村幹部住得下、幹得好。相關部門加大管理力度,讓駐村幹部真正吃住在村、工作在村,與群眾面對面接觸,幫助發展經濟,化解基層矛盾,推動建設一批“小康村”、培養一批“小康書記”。
省委、省政府領導班子成員都建立了幫促聯絡點,帶頭到聯絡縣鄉、企業、工業園區、重點項目、高校、金融機構以及困難戶蹲點幫促。全省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建立幫促聯絡點3.2萬個,推動駐村幹部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幫助推動經濟發展、幫助改善民生、幫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幫助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等工作方面動真格、抓落實。
糾風治散嚴紀律
堅決懲治“庸、懶、散”,促進機關效能提升,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
上班時間玩電腦遊戲、煲電話粥、炒股票,對服務對象“踢皮球”、亂收費……雖是個別現象,卻影響極壞。
機關作風暗訪活動,讓散漫行為曝光在微型攝像機鏡頭下。真實記錄一些機關工作人員的不正之風之後,緊跟著就是限期整改,跟蹤問效。
省委主要領導同志多次指出,要下決心解決好投資者反映較多的問題,切實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庸、懶、散”現象。
2011年,省委在全省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堅決向作風頑症“亮劍”、向不良行為“開刀”。各部門各單位迅速行動,堅持以發展為上、以民生為本、以務實為先、以律己為誡,靠實幹加快建設,靠苦幹贏得民心,以過硬的作風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
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
貴州出臺“四要十不準”行為規範,廣泛採取群眾評議、督導組明查、信息員暗訪、新聞媒體曝光等方式進行督查,著力打造保障加快發展的優良作風。一批違規單位受到切實整改,停職、調離、免職和辭退一批違規違紀幹部。
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
為發展“簡政、放權、讓利、開綠燈、出政策”,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簡化辦事程序、下放審批權限,完善便民措施,兌現服務承諾,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問題。目前,省直單位行政許可事項減少超六成,非行政許可事項減少超過一半,精減下放審批事項近千項。
全省1.6萬多個單位根據本部門本單位職能職責,以承諾辦理事項、優化辦事程序、縮短辦事時限等為主要內容,通過報紙、電視、電臺、互聯網等媒體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接受群眾監督,促進機關服務效能提升。
五級服務實打實
“一站式”辦結、“一條龍”服務,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心坎上,不讓群眾的聲音“靜悄悄”
“沒有全程代理工作制,我至少要耽誤3天打工賺錢的時間,至少要花費100元錢的車費。兩項費用加起來,要損失300多塊錢。”清鎮市王莊鄉塘寨村羅桂田組村民袁繼武説。
袁繼武在貴陽打工,他申請辦理《一孩準生證》,由於工作時間緊,不能回鄉,袁繼武就試著給村支部書記李聯富打了個電話,讓妻子把《結婚證》和照片拿到村裏,委託李聯富代辦。第三天,李聯富就把辦妥的證件送到他家裏。
群眾“動嘴”,幹部“跑腿”。這是清鎮市“一站式”便民利民服務重心下沉、服務陣地前移的拓展和創新。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貴州推進五級便民利民服務體系建設,實行“一站式”辦結、“一條龍”服務,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送到群眾心坎上,不讓群眾的聲音“靜悄悄”。
省交通運輸廳將行政審批事項,包括每一項的項目序號、服務項目、法律依據、服務程序、申報材料、收費標準及依據、承諾時限等內容,全部在窗口《服務指南》上公開,實行“一本通”。
省發改委優化管理流程,全面建立落實崗位責任制、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效能評估、責任追究等制度,逐步建立服務型機關窗口的服務標準和服務體系,提高工作效率。
省農村信用社舉辦業務技能競賽,開展“四五六”、“1151”評選活動以及“黨員先鋒崗”、“文明服務窗口”創建等活動,將創先爭優融入業務的各領域、各崗位,營造“比學趕幫超”的增比進位氛圍。
貴陽市97個市直部門、820個區(市、縣)直部門組建工作小組,由主要領導或一名班子成員任組長,持續不斷地選派單位三分之一以上的幹部到全市116個鄉鎮(街道)、1590個村(社區)進行挂幫,實現挂幫工作全覆蓋。
遵義市深入開展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活動,以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發展“三個服務”為主題,形成上級黨組織服務下級黨組織、黨組織服務黨員、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城鄉黨組織互幫互助、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共同服務科學發展“五大體系”。
江口縣設立家政服務、社會保險、就業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勞動力轉移服務、勞動維權服務、綜合服務、殘疾人服務等8個“服務接待”窗口,方便社區群眾和企業辦事。
貴定法院採取設立“田間法庭”、“午間法庭”、“夜間法庭”等方式,把法庭設在田間地頭、設在農戶家中,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