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全球能源安全智庫論壇日前在北京召開。與會專家認為,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脫離世界來保障自己的全部能源供給,解決能源問題的關鍵在於各國相互間的信任與合作。
論壇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化石能源是可耗竭的,但目前為止,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傳統化石能源還沒有表現出顯著的産量下滑現象,深海油氣、非常規油氣資源的逐步發現和投入商業化生産顯示出投資與技術突破對於保障能源供給還有很大的空間。在未來的20年至30年,傳統資源儲量還不至於成為能源安全的瓶頸。但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維護能源安全,推廣新型低碳能源消費模式已刻不容緩。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楊認為,在深度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全面提升各國之間的合作水平,才能實現廣泛的共贏。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平也表示贊同。他表示,能源安全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解決全球能源安全的關鍵在於相互溝通、信任與合作。
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楊昆表示,推動低碳技術應用、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綠色發展,是中國政府保障能源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政策。中國高度重視頁巖氣帶來的新變化,已制定頁巖氣“十二五”發展規劃,力爭讓頁巖氣成為提升中國能源安全水平的一個新契機。
李平指出,隨著全球化趨勢和技術擴散轉移,中國將有能力擁抱頁巖氣革命帶來的機遇。
國際能源署前署長田中伸男認為,頁巖氣革命將對全球能源市場帶來巨大影響。美國將因此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産國,從而極大地減少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相反,到2035年中國、印度、日本及歐洲等對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依賴度將進一步增強。他還建議,中日韓等重要的亞洲天然氣進口國應合作建立亞洲天然氣價格體系,以增強進口議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