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海關將於11月1日起實施全面深化區域通關業務改革。
全面深化區域通關業務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拓展“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功能。對AA類企業的貨物實行“屬地申報、屬地放行”方式,即企業可自主選擇向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所在地海關申報,並在屬地海關直接辦理貨物放行手續。進一步擴大“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適用範圍,一年內無走私違規記錄、資信良好的B類生産型出口企業,在已經適用“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出口通關模式的基礎上,擴大到進口通關模式;自2014年3月1日起,一年內無走私違規記錄、資信良好的B類生産型企業,也將適用“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進出口通關模式。
自12月1日起,在應用安全智慧鎖、卡口前端設備、衛星定位裝置等物聯網設備以及卡口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基礎上,推行公路轉關作業無紙化,改變現行海關驗核企業遞交紙質轉關單及隨附單證辦理公路轉關手續的做法,對企業向海關申報的轉關單電子數據進行無紙審核、放行、核銷作業。
自2014年5月1日起,在啟用公路艙單的基礎上,將跨境快速通關改革範圍擴大至廣東省內各直屬海關。
區域通關改革自2005年試點推行以來,重點在簡化手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上下功夫。據統計,2012年全國海關監管“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項下進出口貨物近2億噸,33萬份報關單;監管轉關貨物規模達到8555萬噸,報關單1016萬份;跨境快速通關模式已在深圳皇崗、深圳灣兩個口岸地海關,廣州、深圳、黃埔等16個主管地海關監管場所之間開通,試點線路達到32條。
海關總署表示,此次全面深化區域通關業務改革旨在貫徹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國務院促進貿易便利化推動進出口穩定發展的決策部署。改革以“守法便利、違法懲戒”為導向,企業可以誠信守法換取通關便利,得到手續簡便、成本低廉、快速高效的通關便利,有利於營造健康、公正、公平的貿易環境和競爭環境。同時深化區域通關改革順應了區域經濟發展和國家産業梯度轉移的要求,順應了區域經濟和區域物流發展趨勢,有利於進一步減輕口岸一線通關壓力,建立區域海關分工協作、協同配合、整體聯動的區域通關新格局,實現海關有效監管和企業便捷通關的“雙贏”。截至2013年10月,根據海關企業分類管理評定記錄,全國適用“屬地申報、屬地放行”方式的AA類企業為2742家,適用“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的企業數量將由15萬餘家擴大至近32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