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重大專項“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公路抗震減災關鍵技術研究”(簡稱抗震重大專項)近日在京通過驗收鑒定。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領銜的鑒定委員會對抗震重大專項研究成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在公路網災情辨識與應急調查評估、搶通保通、次生災害識別診斷與監測預警、公路恢復重建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完善了我國公路抗震技術體系,豐富了公路應急裝備儲備,為創新提升公路減災防災理論和技術標準規範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針對震後應急搶通保通和恢復重建中的關鍵技術問題,交通運輸部迅速啟動抗震重大專項,成立了以部總工程師周海濤為組長的抗震重大專項研究總體組,集中了行業內外26家單位、近400名科研人員參加聯合攻關。項目組經過五年多的努力,在調查分析7000余公里公路、2207座橋梁、56座隧道、937個路域次生地質災害點公路震害和1488處路基震害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國首個具有研究與史料價值的公路震害數據庫,基於遙感技術,突破了公路災害快速判識與評估技術瓶頸,創新地提出了基於有限位移的梁式橋抗震設計新方法和隧道三區段設防抗震計算方法,提出了高烈度地震區公路網抗震設防標準和公路網生命線佈局方法。抗震重大專項在國際上首次著眼于公路網抗震能力提升,在路域災情辨識與評估、公路網搶通保通、結構物恢復重建等方面開展攻關,形成了涵蓋震後應急、搶通保通、恢復重建和運營三個階段的較為完整的公路抗震減災關鍵技術體系。
項目研究成果全面支撐了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映秀至臥龍公路恢復重建,以及映秀至汶川、武都至罐子溝高速公路建設等重難點工程。研究成果還在災害預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0年,依靠“泥石流災害臨界雨量指標”成果,成功預警“8·14”都汶公路紅椿溝泥石流,緊急轉移3000余名群眾。
抗震重大專項的實施還鍛鍊了一支能隨時“拉得出、衝得上、打得贏”的專家志願服務團隊,儲備了一批關鍵時刻能“用得上、行得通、靠得住”的新技術,帶動了公路抗震減災技術水平整體提升,並在青海玉樹、雲南彝良、四川蘆山地震應急搶通保通和恢復重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