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記者從重慶市衛生計生委獲悉,重慶市擬在明年開展50個單病種收費改革試點,即以病種為計價單位向患者收取費用,以減輕群眾的看病負擔。為此,將在全市部分醫院開展部分病種歷史費用調查,並於本月底前匯總,作為改革試點的依據。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同樣是膽結石,在這個醫院動手術花5000多元,另一個醫院為何要8000多元?
據了解,這是因為目前在醫院看病,是實施按項目收費。不同醫院不同的診治方法、服務標準等,都可能導致同一病种醫療費用存在較大差距。甚至個別地方出現了過度診療、過度開藥等現象。
“按病種收費後,患者確診入院,即可簽署按病種收費診療協議,醫療機構按指導標準收取費用,不得再向患者另行收費。”市衛生計生委負責人解釋説,診斷、各項檢查、治療、手術、麻醉、護理以及床位、藥品、材料等各項費用都“打包”計費。住院期間,各項診療費用如果超出,則由醫院承擔。
“和傳統的按項目收費不同,按病種收費給出了一個封頂線。”該負責人介紹,這讓診療更為規範化,也將降低群眾的醫療負擔。
據悉,此次對部分病種歷史費用的調查就是為了下一步開展單病種收費改革試點。調查醫院包括巴南區人民醫院、大渡口區一院等多個區縣級公立醫院,病種涉及胃十二指腸潰瘍、支氣管肺炎、肝硬化腹水、腦出血等。至於具體哪些病種實行單病種付費,目前尚不能確定。
有人擔心如果實施單病種付費後,醫院會不會減少檢查項目或導致醫療質量下降?該負責人表示不會。重慶市將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制定試點病種的臨床路徑,即什麼對象適用按病種結算、標準住院日是幾天、必需的檢查項目、入院期間如何治療,甚至連常見的並發癥所需要的藥物都一一列出。每個病種的臨床路徑會從流程和技術上保證單病種收費的醫療質量,給醫生制定一個看病路線圖。符合條件的患者,都會按規定進行治療。比如在抗生素的使用上,有的疾病會規定只使用兩天,如果醫生想增加或減少天數,必須提出申請,經醫院討論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