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遼寧省阜新市被國家批准為唯一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轉型12年來,阜新市委歷屆班子方向明確,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阜新市委書記張鐵民説,“我們的體會是,轉型必須以思想解放為前提;必須因地制宜培育接續替代産業;必須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必須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改善;必須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目的;必須堅持自力更生與外力支持有機結合。”
今年前10個月,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62.7億元,同比增長11.6%;固定資産投資完成438.4億元,增長12.5%……對於經濟發達地區,這些成績可能並不起眼,但對於一度因“煤竭城衰”而全面陷入困境的“煤電之城”阜新市來説,數字背後所彰顯的,是一個城市的“浴火重生”,更是193萬阜新人改善民生的“希望所在”。
思想觀念新突破——由“依靠市長”到“依靠市場”
11月24日,寒冷依舊。在阜新高德地區,福宇工貿公司董事長陳洪福正和員工一起為他的民間博物館開館做後期準備。作為新邱露天礦破産後第一批下崗礦工,陳洪福經歷過徬徨和迷茫。“那時候‘鐵飯碗’碎了,需要找條出路啊,逼著你振作精神,自己幹!”陳洪福説,他擺過地攤,做過小買賣,後來産業一步步壯大,辦起了農貿市場。現在,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古舊傢具和藝術品投資市場,為弘揚阜新地區文化而努力。
在因為資源枯竭被逼到沒有退路之時,在“找市長還是找市場”的爭論中,越來越多的阜新人勇敢地選擇闖市場、再創業。高玉良就是其中的一個,緊跟阜新轉型的十餘年,他的企業在克難攻堅中日益壯大。如今,阜新萬達鑄業已經成為國內電力工程鑄鋁行業龍頭企業,他們研發的800千伏殼體産品也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鑄鋁件産品。
在“陳洪福”、“高玉良”們的身上,總是散發著一種從逆境中磨礪出來的自信。12年間,阜新中小企業戶數量增加了2.8萬戶,還有7.5萬個體工商戶在不斷壯大、等待升級。阜新民營經濟主要指標增幅已連續22個月居全省首位。
“轉型給阜新帶來的最大變化體現在人們精神面貌上,沒有幹部思想觀念的根本轉變,沒有全體阜新人民振奮精神,給再好的政策也沒有用。現在全市幹部群眾精氣神足、心氣順,人人想幹事業、思趕超、求跨越。對於阜新市今後的發展來説,這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張鐵民説。
改革迸發新活力——由“一帶三新”到“三新促變”
細心的人看阜新,會發現這樣一個細節:圍繞接續替代産業發展,阜新建立了一個個專業性團隊,引領這些産業發展壯大。如發展煤化工産業有“煤化工辦”、發展氟化工産業有“氟化工辦”,等等。這些辦公室上有市級領導專項分管負責,下面相關職能部門全力配合,體制、機制順暢,從而形成了對重點産業發展“縱向攜領、橫向鋪開”的高效管理模式。
“為推進經濟轉型,我們始終堅持把‘一新帶三新,三新促轉變’作為重大舉措,以觀念更新帶動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使新的理念成為轉型實踐的先導,通過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實現了企業機制轉換、政府職能轉變。”阜新市市長楊忠林説。
轉型以來,阜新市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以産權制度改革為重點,加大國有工業企業改革力度,50多億元資産得以重組盤活,近3萬名職工重新上崗。通過大力推進與域外大企業、大集團挂靠聯合,涌現了一批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民營企業。同時推進金融體制改革,阜新銀行“攻城略地”,到瀋陽、大連等地實現跨區域經營和擴展業務。
阜新市在重點産業領域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先後與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20多家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形成了以科技研發、成果推廣和人才培養等産學研一體化科技創新機制,推進“資本與知本”融合。積極培育和引進科技型企業,扶持企業技術創新,現已建立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33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4家,擁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6戶。目前,全市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比過去提高了17個百分點,達到了52%。
“十一五”以來,阜新市堅持打“城市轉型試點”、“瀋陽經濟區”和“突破遼西北”這三張牌,積極引進域外企業、投資者參與轉型。數據顯示,轉型以來的項目總投資的80%來源於招商引資,特別是今年,截至10月末,該市招商引資到位額達481.5億元,出口總額2.1億美元,分別增長26%、50%。
實施融入新戰略——由“政府主導”到“市場主導”
身居遼西北內陸的阜新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一夜之間,他們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海邊人了。
當今年7月31日建成通車的阜盤高速公路將阜新拉向海濱時,她迎來了轉身向海時代。只這輕輕一轉,就此改變了一個城市的形象,更改變了這個城市的思維:融入遼寧沿海經濟帶已時不我待。
一手連接瀋陽經濟區,一手連接沿海經濟帶,背靠廣闊的遼西和內蒙古東部經濟區域,促資源互補、産業互動,阜新處在不可或缺的“關鍵節點”上。
轉型以來,隨著公(鐵)路交通網絡設施基礎建設加快,阜新區位優勢開始凸顯。從成為瀋陽經濟區的重要成員之一到正式加入到“遼西蒙東經濟區聯合體”,阜新實施融入戰略步步為營。這包括區域間融入、政策融入、政府與企業間融入、人才資源融入、城鄉融入、資源和産業融入……
看看最有代表性的區域間融入吧——
2008年7月,阜新正式加入瀋陽經濟區,成為該區域八城市的一員,通過發揮自身産業、技術、資源、勞動力等優勢,借助瀋陽經濟區這個核心平臺輻射功能,承接産業轉移,加快實現由傳統工業向新型工業化城市轉型的進程。
5年後的今天,為沈西工業走廊配套的阜新鑄造産業基地實現了“從無到有”,今年産值將達到百億元;液壓産業集群也在5年中強筋壯骨,産值已突破400億元大關;沈阜200萬畝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帶建設也拉開序幕,範圍涉及兩縣五區47個鄉鎮、455個行政村,建成後將大幅提升阜新農民人均年收入水平。
融入的內涵已開始向市場主導方向轉變,這遠比政府主導更深刻。阜新市發改委的同志這樣概括:“阜新融入瀋陽經濟區,並不是單方面地接受帶動和輻射,而是在更高層次上為阜新長遠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搭建了一個更大的平臺,創造了更寬廣的舞臺。”因為“突破遼西北”戰略的實施,省直相關部門7個廳局和7家銀行“對接”了阜新市的兩縣五區。而人才和勞動力資源市場與瀋陽人才市場互動、醫療機構與省級重點醫院結盟、高中生入學跨市招生等多領域的融合中,政府的有形之手正逐步讓位給市場這只無形之手。
轉型12年中,阜新經濟持續保持兩位數字以上快速增長,地區生産總值由當年的65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560億元,年均增長15.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由當年的4.5億元增加到64億元,年均增長27.2%,高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增速位於全省前列。
産業發展新格局——由“單一産業”到“十大集群”
轉型前的阜新,煤電獨大,佔全市工業比重達76%。在煤炭資源枯竭情況下,這種“單馬拉車”的産業結構承載著全市經濟發展重任,其結果必然是負重前行、低速徘徊。“九五”期間,阜新經濟年增長僅為2.1%。
阜新農業資源豐富,發展畜牧養殖業和農産品精深加工業,可以吸納大量下崗工人就業,渡過難關。轉型之初,現代農業成為發展接續替代産業的主攻方向。這一具有開拓性的探索,不但安置了大量下崗職工就業,起到“社會穩定器”作用,帶動了農、林産業結構調整和農民脫貧致富,而且為食品及農産品加工基地建設打下了重要基礎。就今天而言,食品及農産品加工基地仍然是阜新市全力打造的十大産業集群之一,阜新的農産品産值已經佔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的27%。
“十一五”以後,阜新轉型迎來重大機遇:中央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瀋陽經濟區”吸納阜新,並上升為國家戰略;省委、省政府提出舉全省之力“突破遼西北”,並著力幫扶阜新。借著這些東風,阜新市委、市政府規劃重點建設農産品及食品加工供應基地、新型能源基地和煤化工基地和“六個重點産業集群”以及瑪瑙特色産業。
進入“十二五”,阜新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審時度勢,進一步理清思路,在總結並繼承“三大基地”、“六個重點産業”和瑪瑙特色産業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發展“十大産業集群”新思路,豐富了阜新經濟轉型發展的多彩藍圖。其中200萬畝的現代農業示範帶將率先打開實現多彩藍圖的通道。
煤炭資源枯竭的阜新創造了一個大資源概念。在利用好自身有限的煤炭資源前提下,通過2007年11月10日開建的巴新鐵路,從內蒙古東部一年至少運來500萬噸煤炭,使阜新成為煤炭集散地,為發展煤化工産業打下堅實基礎。2010年3月,總投資245.7億元、年産40億立方米的大唐國際煤制天然氣示範項目在阜新正式開工建設,這是阜新歷史上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在接續産業的選擇上,阜新還“創造優勢”加快發展農産品深加工、“再造優勢”發展液壓和氟化工産業、“無中生有”發展皮革、林産品加工業等,同樣可圈可點。
目前,阜新“十大産業集群”已初具規模,以煤電産業為主的單一結構發生重大轉變,煤炭工業經濟比重由過去的33.4%下降至17%,多元化産業新格局已經形成。“十大産業集群”已入駐企業1071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01戶,佔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總數50%以上。今年前10個月,阜新“十大産業集群”實現銷售收入697.7億元,同比增長30%。
重塑環境新生態——由“黑色環境”到“綠色生態”
阜新過去曾經水草肥美、森林茂盛。彰武養息牧河兩岸曾是有名的皇家牧場。然而,近代以來,科爾沁沙地的侵襲、人為的破壞性開墾加上煤炭開採、工業生産排放的煤矸石、污水、黑煙,給阜新留下的是一個灰黃斑駁、亟待療救的脆弱生態環境。改善並重塑阜新的生態環境,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推進經濟轉型的重要保障。
阜新在環境治理上持續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和“兩退一圍”行動,播綠護綠,恢復植被,在資源、生活、生態等領域堅持節能減排,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産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黑”變“綠”的華麗轉身。
尤其是進入“十二五”以來,阜新市確立了“生態立市”新戰略,突出生態環境建設。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積達到502.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2.46%;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2%,超過全省平均水平。過去流動沙丘基本固定,有效遏制了科爾沁沙地南侵,為全省構築起一道綠色生態屏障。
在城鄉,大力實施“青山碧水藍天”工程。過去阜新礦區周邊遍佈的矸石堆是城市環境質量的最大污染源。阜新經多方論證,決定建設國家級礦山公園,利用廢棄礦坑和生産設備發展旅遊業。通過對矸石山客土,使之變成綠草如茵的人工草原。
細河是阜新的母親河。以前,企業排污水、煤礦洗煤水及居民生活污水都排入細河。近年來,通過對細河城市中心段治理,形成了10公里長的濱水景觀帶,成為市民遊玩的好去處,乾旱的阜新市區從此有了幾分江南水鄉的姿色。
12年轉型,阜新的細河城市段由污染嚴重的“臭水溝”轉變為“全國人居環境範例”;昔日城市最大污染源和地質災害源的海州露天煤礦已變成國家級礦山公園;過去的“百里礦山百里棚戶區”已成為一座現代化的新城區。每年阜新揚沙天氣由過去40天減少到4天;環境空氣質量由過去三級標準提高到二級標準;大氣環境質量二級以上優良天數由轉型前的每年146天增加到355天,創歷史最高水平。
百姓生活新景象——由“老城改造”到“民生為本”
新邱區益民街道棚改新區居民劉炳恒住上近60平方米的新樓房,每月還領2600多元的養老金。每天一早一晚,劉炳恒和老伴兒都準時到樓下的文化廣場與老鄰居們一起跳跳舞、扭扭秧歌。劉炳恒説:“以前住的平房,冬天取暖是個大問題,連上廁所都頭疼。現在條件好了,多活動活動,多享兩年福。”
“老百姓的期盼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轉型12年來,阜新始終把改善民生放在與轉型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抓,同步推進,真正讓老百姓享受到轉型帶來的成果。”市委書記張鐵民説。
阜新市把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作為轉型發展的首要任務,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就業和再就業的實名制登記制度;通過責任狀,對每個部門、每個地區的完成情況進行量化考核,將考核結果列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12年來累計實現實名制就業73.4萬人次,城市登記失業率下降到3.9%。
從2002年開始,阜新開始了大規模、高標準實施採煤沉陷區治理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4.4億元,新建居民住宅110萬平方米,建設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築19萬平方米,13萬居民告別險房。
從2005年開始,阜新又啟動了全省面積最大、任務最重、困難最突出的棚戶區改造工程,先後籌集資金110億元,新建住房735萬平方米,41萬工礦棚戶居民生活環境、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過去的7.6平方米提高到22.5平方米。
隨著轉型的深入,全市民生保障各項事業全面開花。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20.4萬城鄉低保對象實現應保盡保,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等五險覆蓋面不斷提高;農業人口參合率達到100%。“城鎮化帶動”戰略的實施,進一步縮小了城鄉之間差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3.3%和20.5%,高於全國和全省平均增幅。
12年轉型,阜新邁上一個新的發展臺階。阜新確定了未來發展目標:到2020年,基本完成經濟轉型重點任務,把阜新建設成為産業結構合理、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友好、社會和諧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型城市。
今天的阜新,已看不到“礦竭城衰”的影子。下一個十年,這座浴火重生的城市還將以更美好的期盼繼續講述“物阜民豐,煥然一新”的動人故事。(記者 劉景來 呂寶生 鄭有勝 孫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