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圳交易所12日宣佈上海汽車、民生銀行等40家上市公司開始股權分置改革,這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的這項重大制度變革在經過為期4個月的試點後正式全面推開。
股改全面啟動首日,滬深股市顯得“波瀾不驚”。來自滬深證券交易所的最新數據顯示,當日上證綜指報收于1188.21點,微跌0.12%;而深市走勢與滬市大致相同,深證成指微跌0.39%。兩市當日分別成交82.5億元和48.7億元,交易量屬於正常水平。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滬深股市當日的溫和走勢表明,由於管理層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文件,使股改一些關鍵問題得以明確,試點期間由改革不確定性給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在逐步降低。市場對於股改的態度正趨於理性。
“股權分置”是中國股市的特殊現象,是指由於早期的制度設計,只有佔股市總量三分之一的社會公眾股可以上市交易(流通股),另外三分之二非流通股(國有股和法人股)則暫不上市交易。
專家認為,這種制度安排不僅使上市公司或大股東不關心股價的漲跌,不利於維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也越來越影響到上市公司通過股權交易進行兼併達到資産市場化配置的目的,妨礙了中國經濟改革的深化。
自今年5月9日以來,46家上市公司相繼開始股權分置改革試點,上市公司或大股東通過向流通股股東支付一定比例的對價補償,以使其持有的國有股和法人股取得流通的資格。
除清華同方外,其餘45家上市公司改革方案均順利過關。知名金融專家、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教授認為,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整體上非常成功,為下一步中國資本市場大規模規範發展奠定了基礎。
由於證券市場涉及中國7千萬股民以及許多境外投資者的切身利益,監管層為全面改革確定了更為穩健的基調。9月4日,中國證監會頒布《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華東政法學院教授羅培新表示,這一具有正式意義的法律文件的出臺,在相當程度上印證了政府對於股改的堅定決心,這對於市場明確對未來改革總體進程的預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上海天相投資諮詢公司策略分析師仇彥英則認為,管理層借《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首次將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定義為“通過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協商機制,消除A股市場股份轉讓制度性差異的過程”,進一步明確了A股含權的概念,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市場在這一根本性問題上的顧慮。
上海股民胡永乃在仔細閱讀了中國證監會和兩大交易所頒布的股改相關文件後認為,與試點階段相比,管理層在對上市公司股改信息披露方面一些規定的變化,將有效地避免由於信息不對稱而可能對中小股民利益造成的侵害。
此次股權分置改革也關係到中國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內地上市公司數量為1377家,其中大多數為國有企業。
“股權分置阻礙了國有資産産權通過股市交易轉讓,影響了國有企業改革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國務院國有資産管理委員會一位專家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説,股權分置改革其實是一場國有資産的重組。”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認為,股權分置改革的全面啟動“不僅預示著國內證券市場一次利益結構的重大調整,也預示著證券市場制度規則出現大改變”。(記者 江國成 潘清 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