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浙江落實科學發展觀 走循環經濟之路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14日   來源:光明日報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發展迅速,一舉成為經濟大省。然而,欣喜之餘,浙江也有“成長的煩惱”:人多地少,無油,缺煤,一次能源95%靠從省外輸入。資源要素十分緊缺,環境壓力明顯加大。

  應對“成長的煩惱”,浙江要靠落實科學發展觀,要走循環經濟之路。

 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環境和資源的發展瓶頸,在浙江表現得尤為突出。調查和統計表明,“十五”期間,浙江經濟增長與資源消耗和廢物排放共同增長,有些資源消耗指標和廢物排放指標甚至高於經濟增長,例如玻璃和塑料消耗年均增長30%左右;水泥和柴油消耗年均增長在20%左右,而鋼材消耗則在2002年增長高達44%。

  6月21日,浙江召開全省循環經濟工作會議。省委書記習近平説:“繼續沿襲傳統的發展模式,以資源的大量消耗、環境的大量污染來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已經難以為繼。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轉變增長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我們發展的惟一齣路。”

  浙江省不久後發佈了《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綱要》,力圖通過政府、企業與公眾的共同努力,走出浙江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之路。

 打造“靜脈産業”

  循環經濟是什麼?

  “循環經濟好比是人體的血液循環。傳統經濟是這個血液循環中的動脈,從心臟運送新鮮血液到機體各部的血管,而循環經濟則起到了靜脈的功能,把血液從身體各部運送回心臟。”參與主持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調研工作的浙工大鮑健強教授形象地説。“如果把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傳統産業稱之為動脈産業,那麼把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和再資源化就是靜脈産業,它們共同構成了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廢棄物亂丟污染環境,廢棄物利用好便是再生資源,從而形成一個“資源—産品—再生資源”的物質反復循環流動的過程。而只有建立在這種物質反復循環流動之上,浙江經濟才有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浙江提出,進一步構建和完善“靜脈産業”體系,把工業廢棄物和城市生活廢棄物作為新的再生資源重新納入傳統的動脈産業之中。

  而在市場經濟活躍的浙江,不少民企較早開始意識到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供應不足給經濟帶來的嚴重制約,開始自發地進行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可以説,浙江民間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和再資源化體系已經初具規模,例如永康的廢舊金屬回收再利用業,仙居的含銀廢料回收加工業等。

  在位於台州路橋拆解業園區的齊合天地公司裏,記者看到,一車車的廢舊電機正被拉進拆解場,被拆開的零部件堆積如山,鏟車把這些零部件運到旁邊的冶煉廠,而那裏,一輛輛貨車正裝著亮閃閃鋁錠運出來。這真是以魔術般的方式直觀地體現了什麼叫循環經濟!

  總經理丁國培介紹説,拆解的舊電機中包含最多的是銅,1噸舊電機中含有8-12%的銅,而1噸廢銅可回收0.97噸電解銅。亞洲最大的産銅企業江西銅業2003年産銅25萬噸,而路橋的拆解業産銅也是25萬噸。

  據統計,2004年浙江省共回收廢舊物資1817萬噸,其中廢舊金屬821萬噸,廢紙620萬噸,廢塑料121萬噸,銷售額達369億元。

 循環經濟需要共同努力

  “抓節約降耗,首先要形成全民節約意識,政府機關尤其應帶頭。”浙江省省長呂祖善説他平時上班,就經常伸手關樓梯的廊燈。“每一個人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一個環節抓起,這是循環經濟發展的基礎。”

  紹興縣是我國輕紡工業重鎮,當地以紡織為主的傳統産業,能源消耗嚴重,增長方式粗放。紹興市委常委、紹興縣委書記徐紀平説:“粗放增長和集約增長的分水嶺,就是資源利用率的高低。我們要以開展節約活動、提高資源利用率為依託,推進增長方式轉變。”為了將電耗降下來,紹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出了全縣工業萬元産值電耗下降3%的目標;並將此作為評比資源節約示範企業的標準,同時列入鎮(街)和部門幹部崗位責任制進行考核。

  在政府的引導和鼓勵下,許多企業開展了內容豐富的系列節電活動。全縣近80%的企業採用了變頻節電器、電動機、綠色照明等技術改造措施,降低能耗。去年,全縣工業萬元産值電耗比上年下降了4.52%。據介紹,僅安裝變頻節電器一項,今年上半年就省下1.02億度電。

  《2004年寧波能源白皮書》日前發佈。在浙江城市中,以白皮書的形式向全社會公開能源使用狀況的,寧波是第一個。為什麼要讓老百姓都知道寧波的能源使用狀況?寧波市經委主任林克宇稱就是為了更大程度喚起全社會來關注能源問題、增強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推進節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