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安徽省經濟增長達12.5% 實現“三個一百”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23日   來源:人民日報

合肥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一角。記者 何聰 攝

  中部的安徽,曾經不大被人關注:沒有超大城市,GDP在中部地區也比較靠後,淮河經常發生洪澇災害。

  然而,如今走進安徽,人們會有這樣一個真切的感受:安徽處處充滿生機和活力,也更具魅力和潛力,看到的安徽要比聽到的安徽好。

  去年,安徽經濟增長自1998年以來首次突破兩位數,達到12.5%,實現“三個一百”:人均生産總值增加100多美元,財政增收突破100億元,糧食增産100億斤以上。安徽的幹部群眾不急不躁、不聲不響而又堅實地推進著改革發展的進程。

  “科學發展觀是打開安徽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的鑰匙。”安徽省委書記郭金龍在全面分析安徽發展面臨的形勢後,充滿信心地説,“我們明確了‘東向發展’的戰略思路,抓住了新型工業化這個‘牛鼻子’,著力把沿江城市群打造成安徽崛起的脊梁,充分發揮合肥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的優勢,全力推動城市化和農業産業化,全省上下正在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崛起!”

  郭金龍的一席話,反映了安徽發展的實際,也表達了廣大幹部群眾的心聲。

  安徽的發展已呈現出鮮明的階段性特徵:從“農業為主”加速向“工業引領”全面轉型。多年積聚的經濟內生能量與東部沿海産業大轉移相結合,已經成為安徽在新一輪發展中的強勁動力。

  蓄勢:積累了十幾年的發展能量,積聚了十幾年的發展渴望,正加速釋放。安徽,將再次發力

  江淮大地的人民一向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而著稱。小崗村18個鮮紅的指印,開創了農村改革的先河;蕪湖街頭的“傻子瓜子”,引來了市場經濟的活水;無為的“小保姆”,邁出了廣大農民進城務工的腳步;稅費改革試點,為深化農村改革提供了豐富經驗……這些,人們至今記憶猶新。

  然而,與東部沿海地區快速發展的形勢相比,安徽前進的步履有些沉重。

  八百里淮河、長江,三分安徽,全省6400萬人口,一多半生活在淮河流域。而這裡48小時內的降雨量,達100毫米就會內澇,達200毫米百姓就要搬家,達300毫米就要出大事!不下雨呢,又會發生旱情。每年夏季,幹部群眾不是在防洪,就是在抗旱。

  安徽是農業大省,是全國重要的産糧基地。農業比重大,客觀上造成了向工業化轉型的道路艱辛而漫長。安徽的區域發展不平衡,缺乏具有內聚力、輻射力和帶動力的城市群、經濟圈、産業帶。人們説:安徽工業有“點”,但“面”不夠;農業有“量”,但水平不高;城市不少,但都不算大。

  安徽歷屆省委省政府清醒地看到基礎差、底子薄的省情。多年來,他們團結帶領全省人民,不懈奮鬥,負重前行,為推進工業化轉型打下堅實基礎,蓄積了強大勢能。“九五”以來,安徽累計完成上萬億元投資,加強了基礎設施、基礎産業和骨幹企業的建設。

  積累是最重要的建設,基礎是最深厚的力量。

  安徽省省長王金山説:“我們在全面分析機遇、深化省情認識的基礎上,作出了‘861’行動計劃的重大決策。這個計劃的核心任務,就是鍛造安徽工業化脊梁,夯實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提高安徽綜合競爭力。”

  “861”行動計劃中,“8”是指構築加工製造業、原材料、化工、能源、高新技術、優質農副産品加工、旅遊和文化等八大産業基地。“6”是指構築六大基礎工程:防洪保安工程、通達工程、信息工程、生態工程、信用工程、人才工程。“1”是指到2010年全省生産總值達1萬億元。這個行動計劃涵蓋了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等重要方面,成為安徽加快發展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抓手。

  去年是安徽全面實施“861”行動計劃的第一年,安徽的幹部群眾憋足了一股勁兒:他們堅持以項目為中心,建立了近800個項目、投資規模上萬億元的重點項目庫,一批事關全局的重大項目取得突破,辦成了一些多年想辦而未辦成的大事。

  馬鋼薄板、奇瑞轎車二期、江汽重卡及商務車發動機、安慶長江大橋等54個重大項目順利建成,海螺6條日産5000噸水泥生産線、安慶石化“油改煤”、銅陵有色電解銅擴建、合葉高速、丁集煤礦等150個重大工程開工建設,兩淮億噸級煤炭基地建設全面展開,“皖電東送”工程積極推進……

  這些重大項目猶如催化劑,有效激活了民間投資和整個社會需求。“861”行動計劃中,政府性投資不到10%,而且主要投向水利、農村基礎設施、生態、教育、醫療救治體系等公益性項目,凸現出“杠桿效應”。

  “861”行動計劃的靈魂是科學發展,它正成為安徽凝聚人心、引領發展的一面旗幟。其直接效應是,挖掘了資源優勢,提高了産業競爭力,聚集了市場資源,增強了經濟自主增長能力,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加速形成。

  安徽熱氣騰騰。不少幹部談思路、話發展,都想得深、説得細、談得實。一些幹部激動地説:“我們多年來一直渴望加快發展!安徽到了過抬頭日子的時候了。”

  廣大幹部把握機遇、推動發展的能力,與群眾創造精神形成的發展合力,多年“蓄勢”積聚的能量,不可遏制地爆發出來。人們強烈地感受到,安徽將再次發力,向著新的目標進發。

  謀勢:明確“東向發展”戰略,重新審視、挖掘和發揮自己的資源和區位優勢,與長三角“無縫對接”

  安徽人很早就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安徽雖然與一些毗鄰省份只有一條區劃線相隔,但經濟發展水平大不相同。

  對此,省委鮮明地提出:“經濟發展應遵循自身的內在規律,行政分界線不應成為發展的斷層和鴻溝!”

  東向發展!融入長三角、推進大開放,借力長三角、促進大發展。安徽在推進大開放戰略的過程中,更加準確地把握了自己的區域發展定位。

  長三角地區是世界第六大經濟圈,是我國連接國內外市場的一個重要橋梁和紐帶,又是安徽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通道和跳板。近年來,國內外資本和産業從這裡加速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安徽從中敏銳地看到並緊緊抓住自身的優勢:

  ———安徽居中靠東,沿江通海,是長三角的縱深腹地,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安徽人並不滿足於承接東部經濟輻射和産業轉移,而是主動參與長三角及沿海地區的“互動發展”,實現與長三角地區市場相接、體制相融、産業互補、人才互通。既注重垂直分工、接受梯度轉移,甘當配角;也注重水平分工、實現互補互動,以我為主。

  ———安徽的煤炭、鐵、銅、石灰石等儲量都列全國前10位。安徽人不滿足於粗放式利用、停留在初級産品形式上,而是在延伸産業鏈條上下功夫,在資源轉化和增值上做文章,力求把資源優勢發揮到最大化。曾經帶來災難的洪水,在安徽人眼裏也成了巨大資源。隨著國家治理淮河步伐加快,安徽提出洪水資源化的理念,在加快沿淮低窪地治理、促進糧油生産、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把解決水患與解決生産用水特別是工業用水、居民飲水和提高水運能力結合起來,使水成為具有比較優勢的戰略資源。

  ———國家中部崛起戰略實施,安徽的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國家大力支持。他們正努力打破交通制約瓶頸,加快形成內通外暢的快速交通網絡。徽杭高速公路去年建成通車,黃山到杭州的車程縮短到2.5個小時。合寧、合武、銅九鐵路抓緊建設,將大大縮短合肥等城市與長三角地區中心城市的距離。省內城際之間,城鄉之間,公路、鐵路、水路立體交通體系的建設也在全面推進。這些基礎設施在推動安徽“內搞活”、“引進來”、“走出去”方面,將真正發揮基礎性作用。

  互動是互補的前提,互補是互動的結果。

  有人清晰描繪了這種“互補互動”:交通東連、商品東進、能源東送、勞務東輸、産業東接、投資東引、遊客東來、服務東借。

  實踐中,安徽的幹部群眾更認識到,要實現加快發展、奮力崛起,就必須與長三角實現“無縫對接”。

  省委領導同志清醒地看到,“無縫對接”並不容易,難就難在思想觀念、體制機制上。

  一些幹部無作為,不作為,不敢作為,“等靠要”,求穩怕亂。這不僅是安徽與發達地區在經濟發展上存在差距的根源,也是各種體制性矛盾的根源。為此,他們明確提出,要堅決衝破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堅決改變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堅決革除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

  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等在“無形”中對接:從蕪湖到馬鞍山,從廣德縣到馬鋼集團,近年來都結合具體實際,多次組織轟轟烈烈的思想解放大討論。有的縣、市、企業每年組織幹部到長三角地區參觀學習,聘請專家做專題報告。在蕪湖市,不僅形成一種“崇尚創新,寬容失敗,支持冒險,鼓勵冒尖”的創新文化氛圍,在體制機制與東部地區接軌上更是匠心獨運。他們著力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條件,用地、用人、用錢、用權,都力圖實現規範、公開、公正,已形成一個公權公用、陽光操作、規範運行、嚴格監督的良好環境。

  “無縫對接”,安徽的潛在優勢正在激活,對接長三角的效應日益顯現。今年一季度,安徽的省外到位資金中,80%來自長三角地區,表明安徽正成為承接長三角資本外溢的重要區域。同時,引進省外資金投資額最大的10個項目中,80%是能源和交通項目,展示了安徽的資源優勢和産業優勢。

  乘勢: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從合肥到馬鞍山、蕪湖、銅陵、安慶等沿江城市,從淮南到淮北、蚌埠、滁州等沿淮重要煤炭工業和農産品加工基地,許多領導幹部和企業家不約而同地談到:安徽欠發達,要全面崛起,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不行,一般意義上的小步慢跑也不行。只有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支撐,發掘和發揮後發優勢,走跨越式發展道路,才能達到或超過發達地區發展水平。

  ———去年底,首個“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落點合肥。合肥市市長郭萬清説:“我們以此為契機,構建合肥經濟圈區域創新體系,要把合肥建設成著名的科學城,在中部地區探索出一條依靠科技創新推動增長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發展的新路子。”為此,他們正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戰略高技術與知識創新、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聚集、科技仲介服務四大平臺,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光機電一體化三大高新産業,培育激光、軍轉民、公共安全三大産業集群。走進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人們強烈地感受到,這裡佔地不大,卻技術密集,人才密集,正日益發揮著創新、集聚、孵化、輻射、示範的功能。

  ———面對我國轎車工業發展的尷尬現實,安徽人執著于“造中國人自己的汽車”的夢想,把“自主創新”寫在發展汽車工業的旗幟上。安徽省委常委、蕪湖市委書記詹夏來向我們講述了奇瑞人艱苦創業的傳奇故事。幾年前,奇瑞人謀于陋室,成于荒灘,堅持自主創新,每年産品研發的投入都保持在當年銷售收入的10%以上。今天,他們擁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用了4年時間駛進“中國企業500強”,更使具有民族自主品牌的汽車走向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奇瑞,讓中國人看到了自主創新的威力和遠景。

  ———馬鞍山市的華菱集團,則在重型卡車的自主創新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重型汽車及相關裝備工業直接反映國家工業實力,高端産品與國防工業密切相關。一些跨國公司正試圖控制這個領域。華菱牢牢堅持走自主發展的道路,以科技創新推動産品創新,結出了碩果。今天,他們擁有2個自主知識産權的品牌産品———華菱重型卡車和星馬重型專用汽車。華菱成為國內重要的重型卡車、重型專用汽車生産研發基地之一。

  在安徽,以企業為主體,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提升産業技術水平,促進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已成為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許多城市依託科技創新,擁有各自的支柱産業,而且向産業集群的方向發展。合肥的高新技術産業,馬鞍山的鋼鐵、專用汽車、新材料,蕪湖的新型建材、汽車,銅陵的銅加工、電子、紡織,安慶的石化、汽車零部件、輕工紡織,兩淮億噸煤基地建設,淮北的煤化、鹽化一體化,蚌埠、宿州以豐原為龍頭的生化産業,給人印象深刻。

  發展高新技術,實施技術改造,不僅提高了安徽經濟發展的質量,也夯實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從合肥、馬鞍山、銅陵等城市到江淮汽車、馬鋼等企業,這一點正日益顯現。走進馬鋼的車間,你會發現頂棚透明但全封閉。問其故,原來新産品如果有灰塵吸附,就會影響産品質量。今天的馬鋼,不但不對空氣造成污染,反而怕外面的空氣污染它。近年來,馬鋼人秉承“創業、創新”的馬鋼精神,實施技術改造,調整産品結構,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産品和項目,使馬鋼發展呈現勃勃生機,奠定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安徽的幹部群眾誠懇、樸實、務實。談到發展,他們不諱言所面臨的困難,但言語之間透出一股不畏難的倔強、不怕苦的堅韌、不服輸的志氣。他們清醒地看到,安徽工業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多年在40%以上,但主要依賴少數行業和骨幹企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還亟待提升。去年全省每萬元工業增加值消耗3.51噸標準煤,比全國水平多60%;每萬元工業增加值産生的工業廢水、固體廢物,也高出全國水平20%。對這些矛盾和問題,安徽沒有回避,勇於面對。

  潛龍在淵,蓄勢待發。2004年,一位經濟學家寫了一篇文章,通過令人信服的分析認為,我國中部地區經過多年積累,在未來幾年中的發展可能出現“井噴”之勢。人們有理由相信,如今的安徽已是躍出水面的蛟龍,挺起胸、抬起頭,向著更廣闊的天地騰飛。(本報赴安徽採訪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