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科技支農。“十一五”時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和平、發展、合作成為當今時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對比有利於保持國際環境的總體穩定,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生産要素流動和産業轉移加快,我國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絡和影響日益加深,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相互補充,外部環境總體上對我國發展有利。同時,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佔優勢的壓力將長期存在,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狀況加劇,圍繞資源、市場、技術、人才的競爭更加激烈,貿易保護主義有新的表現,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産業結構調整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勞動力資源豐富,國民儲蓄率較高,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科技教育具有較好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社會政治保持長期穩定。這些都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産力還不發達,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經濟結構不夠合理,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決“三農”問題的任務相當艱巨;就業壓力依然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較多;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亟待解決,處理好社會利益關係的難度加大。我們在前進道路上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摘自《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充分利用國內外有利條件,今後五年我們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也面臨著不少突出問題和嚴峻挑戰。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樹立憂患意識,高度重視這些矛盾和問題,做好克服各種困難和應對風險的充分準備。一定要增強歷史責任感和時代緊迫感,繼續抓住和用好戰略機遇期,加倍努力做好工作,迎接新的挑戰、新的任務,使我們國家在新的發展起點上繼續向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邁進,逐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生活富裕。新華社發
“十一五”時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自主創新。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