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顧瑞珍) 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探索、努力創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通過爭先創優、陽光服務、部長進鄉等活動和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舉措,有力地推動了政府自身建設和改革發展穩定等各項任務的完成。
實行政務公開 推動政府職能轉變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既是民心所盼,也是政府自我完善的大事。人們看到,政府職能轉變正在邁出可喜的步伐。
商務部根據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按照依法行政、廉潔高效、公正真實、及時便民的原則,對該取消的政府審批項目堅決取消,對該下放的政府職能堅決下放,逐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目前,商務部由最初的104項審批項目,削減為56項,削減了53.8%。讓公眾了解、參與並監督公共權力。在政府網站上開設了“司局長訪談”和“商務專題訪談”欄目,對國內外貿易中的熱點問題與公眾直接溝通,進行政策解讀。開設了“公眾留言”專欄,並承諾當日留言當日處理,特殊情況須在5個工作日內答覆,重要留言報送部領導參閱。截至11月底,共收到並回復各類意見8萬多件。許多公眾留言説,這是為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
在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堅持月度和季度分析制度,密切跟蹤經濟形勢變化,針對傾向性問題開展專題調研,適時提出政策建議。在推進結構調整中,從7月份開始,針對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問題,組織力量對煤炭、電力、鋼鐵、水泥、鋁等重點行業進行調研,形成了11個專題報告和總體工作思路,正在組織實施。在編制和實施中長期規劃中,結合製定“十一五”規劃,採取委託和向社會公開招標等多種形式,對160多個重大課題組織力量進行研究,形成了“十一五”規劃送審稿。同時,先後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了有關能源、鐵路、交通、鋼鐵、汽車、教育、衛生等50余項專項規劃。
財政部開展以涉農司局幹部為主的幹部走村串戶,深入田間地頭的實地調研以及“千戶農民”面對面問卷訪談活動,不僅使幹部真正了解了農民在想什麼、盼什麼、急什麼,反思了財政支農政策的實際效果與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增進了幹部與農民的關係,增進了幹部關心“三農”的思想感情。加大了財政支農力度,2005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支出達3000億元,是1997年的4倍,特別是實行的“三減免三補貼”等政策措施,使6.32億農民直接受益;支持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公共衛生等投入大幅增加,2005年僅社會保障投入就達1065億元,比上年增長49%;一般轉移支付規模不斷壯大,有效地支持了中西部發展和東北振興,使廣大人民群眾分享了改革成果和公共財政陽光。
開展文明創建活動 促進政風建設
政風代表政府的形象,是人民群眾評價政府的重要標準,也是抓好機關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環節。推進政風建設核心是保持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一年來,中央國家機關積極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形成求真務實的良好風氣。
國家稅務總局組織幹部職工參與希望工程、春蕾計劃、助學助殘、扶貧濟困等社會公益活動。通過稅務幹部個人捐款,建立了200余萬元的扶貧濟困基金,幫助有特殊困難的幹部職工,增強了隊伍的凝聚力。推行申報納稅“一窗式”管理、“一站式”服務,方便了納稅人,堵塞了管理漏洞。大力加強窗口建設,全面推行“陽光作業”,認真落實文明辦稅“八公開”等工作規範,積極創建文明示範點、青年文明號、文明辦稅服務廳、巾幗建功示範崗等文明窗口,展示了稅務機關良好的精神風貌。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機關大廳電子顯示牌上,會看到《工作接待守則》——“起身相迎,禮貌讓座,認真傾聽,仔細記錄。條件成熟,儘快辦理,條件欠缺,出謀相助。不符規定,耐心解釋,換位思考,推心置腹。不急不躁,和顏悅色,生人熟人,一樣態度。握手告辭,門口相送,高效廉潔,熱情服務”。這是發改委開展“文明辦公、熱情服務”專題學習教育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促進大家遵照執行,誠懇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今年10月以來,我國先後有10個省(區)發生了27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目前,已有26個疫區解除封鎖,防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國家首席獸醫師、農業部獸醫局局長賈幼陵從疫情發生後就沒有了休息日,連心絞痛發作也沒有時間去醫院,硬是吃藥扛著,始終堅守在工作第一線。兩個多月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特殊戰鬥中,農業部廣大黨員幹部連續作戰,無私奉獻,展示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風貌。
海關總署提出了“勤、實、嚴、廉、新”的機關作風建設5字要求,明確把改進機關作風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任務,切實抓緊抓好。出臺了“海關人員六項禁令”,嚴厲查處了黃埔海關“2·17”走私受賄等案件,出臺《海關總署對送收“紅包”行為予以公佈的暫行辦法》,實行在業務現場、報關大廳等場所或海關互聯網站公佈送收“紅包”的單位和個人情況的辦法,拒收“紅包”。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確保精神文明建設健康發展。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了《基層檢察院建設綱要》等加強基層建設的文件,突出抓好班子建設和檢察隊伍建設,大力推進檢務保障建設,深入開展爭創先進檢察院活動。同時還建立了領導聯絡基層制度,每名院領導確定2個基層建設聯絡點,協調解決基層院的實際困難,努力為基層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改善政府工作 讓人民群眾得實惠
為群眾辦實事是中央國家機關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科技部黨組提出科技工作要面向基層,服務基層,使科技走進千家萬戶、惠及億萬人民群眾。“十五”期間,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先進適用技術7000余項,培訓農民逾5000萬人次,培育農村科技服務仲介近萬個,示範並推廣了科技特派員、農業科技專家大院、農技信息服務專線等農村科技服務新模式。
衛生部黨組把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黨風政風建設,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斷增強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意識,努力把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體現到轉變職能、改進作風的行動上,落實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健康利益的工作中。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力爭到2008年在全國基本推開,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目前全國已有671個縣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1.77億農民參加,覆蓋人口2.33億,參加率75.79%,參合農民就診率和住院率明顯提高,就醫經濟負擔有所減輕。組織實施“萬名城市醫生支援農村工程”,計劃在3年內選派城市1萬餘名醫師到縣醫院和鄉鎮衛生院開展醫療衛生服務和技術培訓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制訂農村醫療規範和收費標準,使農民享受到方便低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民政部牢牢把握“為民”方向,忠實履行“以民為本、為民解困”主旨,廣泛開展群眾性的文明創建活動,有力地促進了職能轉變和政風建設。目前,全國城市低保對象已達2200萬人,基本上實現了國務院提出的“應保盡保”目標。全國90%的省份、70%的縣份已經初步建立起以城市低保、農村五保、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為基礎,醫療、教育、住房、司法等專項救助相銜接,臨時救濟為補充,政策優惠和社會互助相配套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
中國保監會為失地農民提供養老保險服務,減輕了政府管理強度和費用壓力,使被徵地農民得到了持續性的養老和生活保障。在重慶、北京、浙江等18個省(市)的53個地、市、區開展了該項業務。支持並指導保險公司積極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目前,有6家公司在8個省68個縣(市)參與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涉及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1765萬人,累計為519萬人次提供了醫療補償服務。
實踐證明,精神文明建設抓住了機關建設的核心所在,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表示,要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抓好業務發展的同時,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各項工作全面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