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佈的2005年廣東統計數據表明,在2.17萬億元的生産總值中,民營經濟佔了約4成,比2002年總量翻了一番多。這表明廣東這艘“經濟巨艦”的“發動機”,正在由外向帶動為主的“一個半引擎”驅動,轉向內、外源經濟並進共榮的“雙輪驅動”。
廣東經濟主要是在外資推動下迅速起飛併發展起來的,內源型經濟發展相對滯後,曾是典型的“一條腿短、一條腿長”。落實科學發展觀,廣東將內外源經濟統籌起來,讓“長板”更長、“短板”補長。廣東相繼在經營領域、市場準入、土地使用、人才吸納、資金扶持、稅收優惠、對外交流、做強做大等方面進行了制度化安排,並出臺了有關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和優化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開展業務的政務環境等政策。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讓內源型經濟這條“短腿”增高。廣東省省長黃華華説,“十一五”期間,廣東將加大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力度,促進內外源型經濟協調發展,提高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民營經濟大發展,內外源經濟齊步走。目前,廣東高新技術企業半數以上為民營企業,其高新技術産品佔全省80%以上,在國家級和省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中,民營科技企業數佔開發區企業總數80%以上。(記者韓建清、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