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 推進大開發
“十一五”期間,西部地區要加快改革開放步伐,通過國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區域合作,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摘自《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
重慶:建成長江上遊經濟中心
“十一五”時期重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基本建成長江上遊經濟中心的總體框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實現重慶“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代製造業基地,加快發展服務業,構建三大經濟區協調發展的格局,三峽庫區的移民遷建和安穩致富,完善基礎設施體系。
廣西:變資源優勢為産業優勢
“十五”為西部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廣西現在重要的是扶持西部産業發展,變資源優勢為産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北部灣地區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如果佈局一些重大産業如鋼鐵、石化、林漿紙等,使之形成經濟優勢,開發意義重大。“十一五”期間將切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縮小農村與城市的差距,加強農村道路、水利、能源、教育、醫療衛生等設施的建設,爭取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使其能有較大的改觀。
貴州:發揮地緣區位優勢
實施好“十一五”規劃,貴州將正確認識形勢和把握省情,把握好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特別要注意的問題:一是認識發展是硬道理在貴州所具有的重要意義;二是高度重視“三農”問題;三是把以交通和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鍥而不捨地抓好;四是高度重視優勢産業的發展,不斷提高經濟的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五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進一步消除體制性障礙;六是大力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努力營造良好氛圍。
四川:實現工業強省
“十五”時期,是四川經濟發展速度快、質量效益好,人民生活改善大的時期。“十一五”期間,四川將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實現今年“開門紅”,再創“十一五”發展新輝煌。圍繞建設西部經濟強省、西部文化強省和法治四川、和諧四川、開放四川、生態四川的目標,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糧食穩定增産和農民持續增收。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青海:加快工業化發展
“十一五“期間,青海將把加快工業化作為發展的重點,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大力推進優勢資源的綜合開發、有效配置、循環利用,延伸産業鏈條,促進産業融合,推動資源開發由量的擴張向質的飛躍轉變。重點發展西寧、柴達木兩個重要工業經濟區,加快油氣化工、鹽湖化工、煤化工、水電和有色金屬等産業基地建設,構築工業發展平臺。調整優化工業佈局,培育産業集群和名優産品。
東北 振興老工業
“十一五”期間,東北地區要加快産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在改革開放中實現振興。
————摘自《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
遼寧:科技創新引領老工業振興
遼寧在“十一五“期間將繼續保持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堅持做到經濟增長規模、速度和效益不減,加快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與和諧遼寧建設的步伐。
結合遼寧實際,以科技創新引領老工業基地振興;統籌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以壯大縣域經濟為載體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相互協調、統籌發展的區域經濟發展新局面;以體制創新為著力點,在改革開放中實現遼寧振興。
為此,遼寧將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加快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積極扶持縣域經濟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實現經濟增長速度和效益增幅持續達到或超過東部地區平均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沿海省份平均水平。
吉林:基本完成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
“十一五”時期,吉林將以基本完成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為中心任務,紮實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深入實施科教興省、開放帶動、縣域突破和人才興業戰略,全面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
吉林將結合實際重點抓好5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認真解決好“三農”問題,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三是在改革開放中注重創新能力建設,激勵自主創新。四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解決粗放式經營和環境污染惡化比較嚴重的問題。五是體現執政為民,堅持以人為本,把發展成果惠及人民。
黑龍江:構建創新發展經濟格局
為實施“十一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黑龍江要增強又快又好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全省將在各項事業統籌發展的基礎上,強化“三農”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黑龍江將把創新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積極融入經濟和社會管理。樹立創新發展的先進理念,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徹底扭轉靠生産要素粗放投入發展的格局。完善創新發展的推動機制,壯大創新發展的支柱産業,構建創新發展的經濟格局。全面推進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加快以對俄開放為主體的沿邊開放經濟帶建設。發揮區域經濟的比較優勢,形成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新格局。(記者 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