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劉錚)作為投資類基礎原材料,水泥行業的起伏,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説是固定資産投資走勢的晴雨錶。
“十五”期間,我國固定資産投資保持著年均20%以上的增長,拉動水泥産量年均增長12%。特別是2001年至2004年,連續三年水泥行業投資翻番。而進入2005年,隨著宏觀調控效應的發揮,投資增速回落,水泥行業利潤明顯下滑,虧損面明顯擴大。
今年水泥行業發生了一些新變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4日舉行的一季度工交經濟運行新聞發佈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水泥行業盈虧相抵後大幅減虧,凈虧損0.48億元,而一季度的數據是,全行業贏利超過5億元。一季度,全國水泥産量同比增長23.3%,而去年同期僅為1.2%。也就是説,今年以來,特別是進入3月份,水泥行業的産銷和利潤大幅增長。
水泥行業的新變化反映出當前投資的新走勢。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了2.1個百分點,而一季度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加快了4.5個百分點。特別是3月份,全國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幅達到了32.7%。
而且,一季度,全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42%,而上年同期僅增長1.5%,這預示著投資繼續增長的勢頭仍較強。
“一季度投資增長過快。”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明確指出。分行業看,全國投資增幅超過35%的省份有16個;分産業看,第二産業比重繼續增加,第三産業比重有所下降;分行業看,製造業30個行業中,投資增幅超過40%的有16個。
一方面,一季度投資增速加快有一定合理性,啟動“十一五”重大項目建設,加快結構調整,扶優汰劣等,需要增加新的投資;另一方面,不少地方仍存在主要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傾向,而且,隨著部分基礎原材料産品價格回升,少數地方出現落後項目死灰復燃的情況。
朱宏任表示,國家將加強固定資産投資調控。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新上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標準,防止部分行業、地區投資過快增長。
隨著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增長過快勢頭受到控制,未來水泥市場需求增幅將比前幾年有所回落。但工業化、城鎮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加快將使水泥消費仍保持一定增長。
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牛建國表示,到2010年,我國將累計淘汰落後水泥生産能力2.5億噸,水泥企業平均生産規模從2005年的20萬噸提高到40萬噸,新型幹法水泥的比重從2005年的40%提升到70%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