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5月22日電(記者武勇、孟昭麗) 記者22日從在寧夏銀川市召開的全國水土保持工作會議上獲悉,近5年全國已在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實施了生態修復措施,其中30萬平方公里達到了逐步治理,水土流失明顯減輕的目標。
據介紹,2000年以來,水利部根據新的治水思路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在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同時,積極開展了發揮生態自我修復能力防治水土流失的實踐與探索。許多地方出臺或者發佈了實施封山禁牧的決定或者文件,為紮實推進生態修復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截至2005年底,全國已經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980多個縣發佈了封山禁牧、舍飼養畜的政策決定,其中北京、河北和寧夏等5省區市人民政府實行了全境禁牧。同時,青海省在“三江”源地區實施了預防保護工程,封育保護面積達30萬平方公里。
2002年,我國還在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28個縣開展了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試點工程,總面積達3.8萬平方公里。目前試點工程圓滿完成,有效減輕了修復區水土流失的程度,加快了水土流失的防治速度,以較小的投入獲得顯著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寧夏中部乾旱帶鹽池、同心、海原等縣封山禁牧以來,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植被覆蓋率分別增加25%到50%,一些近於滅絕的草灌植物重新出現,生物鏈初步得到恢復。
據介紹,所有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區也全部實行了封禁,人工治理與修復相結合,提高了重點治理成效。近5年國家實施的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首都水資源規划水土保持項目、長江和黃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重點工程、珠江上游水土保持綜合防治工程以及東北黑土區等綜合防治工程範圍內,全部實行了封育保護,封育面積達12.6萬平方公里。
水利部水保司司長劉震説,各地實踐表明,依靠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恢復建立起來的生態系統,穩定、可靠、多樣,這是人工治理所無法相比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