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5月23日在湛江召開的廣東省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現場會透露,廣東將擴大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範圍,計劃用10年時間,新增沿海防護林26萬公頃。
沿海防護林體系是抵禦海嘯和風暴潮等自然災害的綠色屏障,在保護海岸堤壩、防災減災、改善生態狀況、保持沿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據廣東省林業局有關人士介紹,未來10年廣東的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將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即增加基幹林帶的寬度,將退潮時最低潮水位至漲潮時最高潮水位的宜林灘塗和沿海宜林沙灘1公里範圍列入沿海基幹林帶;擴大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範圍,將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範圍由原來的14個地級市47個縣(市、區)擴大到17個地級市60個縣(市、區)。
近期,廣東的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將突出海岸基幹林帶建設、紅樹林保護和發展、濕地保護與恢復三方面的工作。具體內容包括:加快斷帶缺口地方的造林步伐,儘快實現沿海防護林真正合攏;通過擴大寬度、增加樹種、優化結構,以及對殘次林的更新改造,全面提高基幹林帶的林分質量和生態功能。
據林業專家介紹,每公里林帶每年可阻止浮沙移動量1040-2250立方米,而且颱風穿過沿海林帶後,風力可下降1-2級。如果廣東沿海1300公里長的沙岸全部種上高質量的沿海防護林,每年可以阻止的浮沙移動量將達到135萬-290萬立方米。(李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