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6月13日電(記者王聖志、朱建軍、侯德強)即將開通運行的青藏鐵路時速可達120公里,遠遠高於俄羅斯等國家凍土鐵路40公里至60公里的時速。經過多年攻堅克難,青藏鐵路建設單位依靠自主創新,在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難題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填補了國內鐵路建設領域多項技術空白,創造了諸多中國和世界第一。
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凍土工程設計新理念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全長1142公里,其間穿越多年凍土層550公里。凍土是指溫度在零攝氏度以下,並含有冰的各種岩土和土壤。冬天膨脹、夏季融沉。在這兩種現象的反復作用下,道路或房屋的基底就會出現破裂或塌陷。
隨著工程實踐的不斷積累,凍土專家和設計人員經歷了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漸進過程,首次提出“主動降溫、減少傳入地基土的熱量、保證多年凍土的熱穩定性,從而保證修築在上面的工程質量的穩定性”的青藏鐵路工程設計原則,創造性地採取了解決凍土施工難題的相應對策:對於不良凍土現象發育地段、線路儘量繞避;對於高溫極不穩定凍土區的高含冰量地質,採取“以橋代路”的辦法;在施工中採用了熱棒、片石通風路基、片石通風護道、通風管路基、鋪設保溫板等多項設施,提高凍土路基的穩定性。
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指揮長黃弟福説,青藏鐵路多項凍土工程措施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在青藏鐵路上有一種特殊的路基,即在土路堤底部填築一定厚度片石,上面再鋪築土層的路基。這種長達111公里的“片石層通風路基”為國內首創,它好似散熱排風扇,冬季從路堤及地基中排除熱量,夏季較少吸收熱量,起到冷卻作用,可有效保護凍土路基穩定。青藏鐵路上的橋梁達156.7公里,如此大規模採取“以橋代路”措施,在世界上還是首次。
全長11.7公里的青藏鐵路清水河特大橋橫架在可可西裏凍土區,它是一種“以橋代路”的保護凍土措施,鐵軌飛架而過可以不驚擾凍土。青藏鐵路“以橋代路”橋梁達156.7公里,佔多年凍土地段的四分之一。
青藏鐵路開工前,有西方媒體預言:青藏鐵路根本過不了風火山,這裡冰厚達150多米,在冰山上打隧道難以想像。為啃下這塊硬骨頭,負責施工的中鐵二十局成立了技術攻關組,科技人員創造性地採用“隨開挖、隨支護、早封閉、快襯砌”的施工方案,相繼攻克了淺埋凍土隧道進洞、冰岩光爆、凍土防水隔熱等20多項世界性高原凍土施工難題。
據了解,青藏鐵路已完工工程的優良率達90%以上。這些全新的解決思路和工程科技創新,標誌著青藏鐵路多年凍土工程實踐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首次在高原製造大型制氧站
青藏鐵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佔全線85%左右,年平均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大部分地區空氣含氧量只有內地的50%至60%。高寒缺氧,風沙肆虐,紫外線強,被稱為人類生存極限的“禁區”。
青藏鐵路建設創造了人類制氧史上的一大奇觀。青藏鐵路風火山隧道軌面海拔4905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隧道。這裡氧分壓最低為10.87千帕,空氣中氧氣含量只有平原地區的50%。中鐵二十局指揮長況成明突發奇想:能不能研製出一個巨大的制氧站,像鍋爐供應蒸汽一樣源源不斷地向施工現場和宿舍輸送氧氣?按照這一思路,這個局和北京科技大學合作,創造性地提出了有壓吸附,高原低氣壓直接解吸的變壓吸附制氧工藝,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3臺大型制氧站,每小時可制氧42立方米。源源不斷的氧氣通過鋼管輸向施工隧道的掌子面,工地海拔相當於下降了1000米。這項“青藏鐵路風火山隧道制氧、供氧系統研製與應用”的科技成果,填補了世界高海拔制氧技術的空白,並很快在建設全線推廣使用。
黃弟福説:“青藏鐵路沿線建立了17座制氧站,4萬名職工每人每天平均強制性吸氧不低於2小時,沿線配置了25個高壓氧艙,如此大規模使用氧氣,在人類建設史上還是首次。”
青藏鐵路建設單位在沿線建立了三級醫療機構,設立一級醫療機構115個、二級醫療機構23個、三級醫療機構6個,上場醫務人員600多名,平均不到10公里就有一座醫院,職工生病在半個小時內可以得到有效治療。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説:“青藏鐵路建設中創造的高原制氧和供氧系統、高原病防治綜合措施,有效保障了參建人員身體健康。青藏鐵路建設實現高原病零死亡,這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奇跡。”
首次構建全程監控環保模式
青藏高原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嚴酷的氣候條件,如何保護沿線獨特而脆弱的生態環境,一直是擺在建設者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鐵道部第一勘察設計院青藏鐵路項目總體設計師李金誠告訴記者,青藏鐵路建設者從立項開始,就對沿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和多年凍土環境狀況進行了8次大規模現場調研、踏勘和採樣。用獲得的試驗成果指導青藏鐵路建設的環保設計和施工,在攻克生態脆弱難題中起到重要作用。
為保護藏北草原,科研人員首次在海拔4300米至4500米高度地段種植和移植草皮獲得成功。據鐵道部副部長孫永福介紹,青藏鐵路唐古拉山以南段大面積種植和移植草皮,對幫助鐵路沿線恢復生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移植草皮的同時,建設者還有效地保護了被稱為“高原腎臟”的高原濕地。規劃中的青藏鐵路古露車站位於西藏自治區北部羌塘草原,需要佔用14萬平方米的濕地。專家提出,濕地上的牧草不同於普通牧草,離開充足的水分將不能成活,除非再造一個與原來相同的濕地環境。建設者先在原濕地旁植被稀疏處挖出與濕地等高的洼地,將濕地水引入其中,營造濕地環境,再將車站用地上的牧草連根挖出半米深,一塊塊植入人工濕地內。“人造濕地”建成後,經過3年觀測和比較,目前古露濕地草皮移植成活率達98%以上,已與高原自然濕地基本適應。這是世界上首次在高寒地帶人造濕地獲得成功。
國家環保總局、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等多次檢查後認為,青藏鐵路運用科技手段進行環保的經驗,填補了我國大型工程環保建設領域的多項空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