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6月25日電(記者周芙蓉)今後幾年,西南地區要將科技扶貧資金集中重點用於種草養畜業,通過3年努力,使西南地區種草養畜形成氣候、形成産業。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堅日前在此間召開的“全國科技扶貧(南方草地畜牧業)現場會”上説,西南各地要從實際出發,尊重科學規律,發揮專家的作用,每個省區至少要抓一個草地畜牧業示範典型。
劉堅説,西南地處喀斯特地區,是我國貧困人口最為集中、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之一,人均耕地少、生態環境差、水土流失嚴重。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不開發不能發展,要開發生態將再次陷入破壞的兩難境地。實踐證明,喀斯特地區發展草地畜牧業,既能夠涵養水土、保護生態,又可以發展畜牧業,增加農民收入,可使扶貧開發與保護生態得到有機結合。
劉堅説,西南喀斯特地區雨熱充足,草地資源豐富。據有關研究,我國岩溶地貌涉及的8個省區市共有草地7.8億畝,其中可利用草地達6.4億畝,而西南地區又是少土且流失嚴重。針對這些優劣勢特點,西南地區應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大力發展草地畜牧業。
有關專家研究表明,發展草業有利於增加畜産品的供給,減少對糧食的依賴。我國目前以生豬為主的耗糧型畜牧業,每年耗糧約佔全國糧食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如以草食家畜取代三分之一的豬,則每年可節約出耕地2億多畝。大力發展草業和草地畜牧業,不僅可以完善我國居民的飲食結構,還可以緩解居民、牲畜對糧食和飼料的需求壓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