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文選》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出版了。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
黨中央作出《關於學習〈江澤民文選〉的決定》,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在學習《江澤民文選》報告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學好用好《江澤民文選》。
胡錦濤同志強調,《江澤民文選》生動記錄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的歷史進程,科學總結了我們黨領導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寶貴經驗,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論成果,為我們更深入地學習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了最好的教材。
一、《江澤民文選》匯集了江澤民同志具有代表性和獨創性的重要著作,是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好的教材,是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黨的發展,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總是與黨的理論發展聯絡在一起的。
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重視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重視用發展著的理論武裝全黨、指導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共産黨能夠與時代發展同步伐、始終保持先進性的根本體現。
中國共産黨先後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他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取得了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三大理論成果,這就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黨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毛澤東同志重要著作各類選編本特別是《毛澤東選集》的出版,對指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探索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發揮了強大思想威力。
黨的十五大,在黨的十四大的基礎上,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鄧小平文選》等重要著作的出版,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時期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
黨的十六大,確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提出了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的戰略任務。
黨的十六大以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此進行了全面部署:一是在全黨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二是在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三是決定編輯出版《江澤民文選》。
江澤民同志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創立者。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好的教材就是江澤民同志的著作。
2001年以來,已經出版了《論科學技術》、《論“三個代表”》、《論黨的建設》、《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江澤民論加強和改進執政黨建設》(專題摘編)、《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專題著作。現在,《江澤民文選》出版發行了,必將有力地推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和貫徹,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進一步發展。
《江澤民文選》收入了江澤民同志從1980年8月特別是從1989年6月至2004年9月這段時間內的重要著作。
《江澤民文選》分為3卷,共收入各類著作203篇,這是從江澤民同志兩千多篇、上千萬字的文稿中精選出來的。內容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
《江澤民文選》是由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胡錦濤同志親自領導了編輯工作,對編選工作原則和編選工作進展等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全體同志認真閱讀了文選收入的全部著作,對編選工作提出了重要建議。
江澤民同志審定了收入文選的全部著作。
《江澤民文選》,是江澤民同志嘔心瀝血之力作,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之結晶。
這是一份屬於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
這是一部經過實踐檢驗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江澤民文選》的出版,對於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科學總結歷史、正確把握現實、勝利開創未來,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肩負的莊嚴歷史使命。《江澤民文選》生動記錄了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的歷史進程
事非經過不知難。
江澤民同志挑起中國共産黨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核心的重任,正值國際國內風雲變幻之際,可以説是受命于危難之時。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內發生嚴重政治風波,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面臨空前巨大的困難和壓力,我們黨和國家處在決定前途命運的重大歷史關頭。
江澤民同志擔任黨和國家主要領導職務的13年裏,來自政治、經濟領域和自然界的困難和風險接連不斷: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海灣戰爭,華東水災,“台獨”分裂勢力猖狂挑釁,亞洲金融危機,長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嚴重洪澇災害,美國用導彈襲擊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中美撞機事件,“9·11”事件,阿富汗戰爭,等等。
這些關係我國主權、安全和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大事件,使黨和國家面臨一次又一次嚴峻考驗。
去歲不遠,記憶猶新。在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歷史關頭和一系列重大事件面前,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緊緊依靠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審時度勢,運籌帷幄,奮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航船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進。
1989年6月,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和基本政策沒有變,必須繼續貫徹執行。在這個最基本的問題上,我要十分明確地講兩句話:一句是堅定不移,毫不動搖;一句是全面執行,一以貫之。”
1997年2月,敬愛的鄧小平同志與世長辭,國內國外、黨內黨外都很關注我們黨和國家的發展方向。
江澤民同志在鄧小平同志追悼大會上堅定地表示:更高地舉起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偉大旗幟,更好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是我們黨中央領導集體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信念。
這是中國共産黨面對嚴峻考驗、面對巨大困難作出的鮮明回答。
這個回答概括起來説,就是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路線和基本政策不動搖,抓住機遇,加快經濟發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一句話,就是要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在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威武雄壯的活劇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應運而生。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和我國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和願望,抓住了新形勢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執政使命的根本。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産生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也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的強大思想武器。
評價一種理論,歸根到底要看實踐,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事實勝於雄辯。
從1989年到2002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從16992億元增長到120333億元,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從1519元增長到9398元,國家財政收入從2665億元增長到18904億元。
從1989年到2002年,我國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從601元增長到2476元,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374元增長到7703元。
從1989年到2002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從1117億美元增長到6208億美元,國家外匯儲備從56億美元增長到2864億美元。
在這13年中,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在這13年中,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祖國,“一國兩制”由科學構想變為生動現實。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擴大,兩岸同胞交往加深,維護了臺海和平,促進了祖國統一大業。
人們公認,這13年是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是我國社會長期保持安定團結、政通人和的時期,是我國國際影響顯著擴大、民族凝聚力極大增強的時期。
這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
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敵對勢力曾張狂地揚言要在世界上“埋葬共産主義”,妄言中國將會步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後塵。然而,在國際風雲的急劇變幻中,社會主義的紅旗在中國不僅沒有倒,而且更高地飄揚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顯示出更加蓬勃的生機和更加旺盛的活力。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緊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題,以13年的艱辛探索和理論創新,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鮮明的特點和最突出的貢獻,在於用一系列緊密聯絡、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深化了我們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同志緊緊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
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新時期的思想解放,關鍵就是在這個問題上的思想解放。我國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前所經歷的曲折和失誤,改革開放以來在前進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歸根到底都在於對這個問題沒有完全搞清楚。撥亂反正,全面改革,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半封閉到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近20年的歷史性轉變,就是逐漸搞清楚這個根本問題的進程。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密結合時代發展的新形勢、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實踐,在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上形成了富有獨創性的理論成果。
深化對這個根本問題的認識,首先要科學認識中國共産黨人的遠大理想和現實奮鬥的關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這個問題作出了科學回答。
一個政黨的綱領就是一面旗幟。
江澤民同志強調,中國共産黨的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産主義,我們堅信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必然走向共産主義這一基本原理,同時必須看到,共産主義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忘記遠大理想而只顧眼前,就會失去前進方向;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就會脫離實際。我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既要樹立共産主義的遠大理想,堅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不懈努力,扎紮實實地做好現階段的每一項工作,把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密結合當代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實踐,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國防和軍隊建設等方面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創新。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必須高度重視解放和發展生産力,解決中國的所有問題最根本的要靠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財大才能氣粗,落後就要挨打;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推進所有制結構調整、國有經濟佈局戰略性調整、國有企業改革;高度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擴大內需,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開放戰略……
——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保證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著重加強制度建設,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權,擴大基層民主;推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發展科學事業,推進科技創新,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重要結合點,充分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真心誠意維護群眾利益、關心群眾疾苦,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促進再就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按照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總要求,著眼于打得贏、不變質,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貫徹落實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把軍事鬥爭準備的基點由應付一般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轉到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上來;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雙重歷史任務,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實施科技強軍戰略,加強質量建設;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走出一條投入較少、效益較高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路子……
這些都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行實踐和理論探索取得的重大認識,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
這個回答,滲透在整部《江澤民文選》的字裏行間。
這個回答,體現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之中。
四、國際國內環境的深刻變化,突出地把在長期執政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擺在了中國共産黨人面前。能否作出正確回答,關係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當今中國的事情辦得怎麼樣,關鍵在於中國共産黨。
在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生動實踐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在長期執政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我們對新的歷史條件下開展黨的建設規律的認識。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下,中國共産黨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歷史的演進令人警醒,發人深思。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國際上發生了一系列政權更迭、政黨衰亡的重大事件。為什麼一些長期執政的大黨、老黨會喪失政權,有的政黨甚至一夜之間土崩瓦解?原因是複雜多樣的。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馬克思主義政黨要經得起長期執政的考驗,必須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高度重視和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是中國共産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挫折中奮起、在戰勝困難中不斷成熟的一大法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用好這個法寶,關鍵是要科學判斷黨的歷史方位、準確把握時代特點和黨的使命。
深刻變化的國際局勢,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環境,中國共産黨在中國執政並長期執政,必然會對黨的建設提出嚴峻考驗和新的問題。
面對嚴峻考驗,面對新的問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引起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長期深入的思考。
江澤民同志説:“中央要求領導幹部要有憂患意識,要憂黨憂國憂民。首先要憂黨。如果不這樣認識和提出問題,如果聽任各種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惡化黨群關係和幹群關係,那就難免出現杜牧所説的‘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的局面。”
江澤民同志還説:“如果長期執政以後我們的幹部喪失了當年奪取政權和建設初期那樣一種蓬勃朝氣,那樣一種昂揚銳氣,那樣一種浩然正氣,而變得明哲保身,事不關己、高高挂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以至濫用權力,使黨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損害,那麼,我們最後必然失去最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這是歷史興亡的規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對這個問題,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警醒。”
這些話振聾發聵,體現了江澤民同志對這個問題思考的思想深度。
“我們黨要始終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馬克思主義政黨要立於不敗之地,首先必須明確和堅持自己的性質,為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奠定堅實階級基礎。中國共産黨從成立之日起,就確定自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中國工人階級始終是推動中國先進生産力發展的基本力量。無論黨的地位、環境和歷史任務如何變化,黨的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不能改變,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不能動搖。
中國共産黨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産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莊嚴使命,忠誠地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奮鬥。這是中國共産黨最為深厚的群眾基礎、最為深厚的力量源泉。
“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江澤民同志強調,要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使中國共産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共産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江澤民同志強調,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時代在發展,形勢在變化,昨天先進,今天未必仍然先進。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必須放到推動當代中國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中去考察,放到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奮鬥中去考察,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作用。
堅持黨的先進性,就要用時代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凡是符合“三個代表”要求的,就毫不動搖地堅持,凡是不符合“三個代表”要求的,就勇於實事求是地糾正。
黨的建設必須按照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展開,朝著黨的建設總目標來加強,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關鍵要著力解決好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抓緊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大力加強思想建設,堅持把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大力加強組織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抓住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這個關鍵,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大力培養忠誠于馬克思主義、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會治黨治國的政治家,要求領導幹部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大力加強作風建設,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堅決反對和防止腐敗。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明確要求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總攬全局的能力。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從新形勢下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從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作用等方面,進一步回答了在長期執政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個重大問題。
這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對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最根本的堅持和最重要的發展。
五、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中國共産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發展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改革。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江澤民同志説,改革開放是新時期中國最鮮明的特徵。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和干擾,都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我們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覺調整和改革生産關係同生産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産力發展和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目的是更好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改革的這個方向和這種性質,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明確確定並始終堅持的。深刻認識和正確把握好社會主義改革的性質和方向,對於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順利發展和最終取得完全成功,是極端重要的。
江澤民同志深刻總結國內外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確定什麼樣的目標模式,是關係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個重大問題。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正確認識和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改革的深入,中國共産黨人不斷深化對計劃和市場及其相互關係的認識。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指出,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這個精闢論斷,使中國共産黨人在計劃和市場關係問題上的認識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逐漸醞釀成熟。
1992年10月12日,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四大上宣告:“實踐的發展和認識的深化,要求我們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産力。”
這個重大戰略決策,標誌著中國共産黨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中國共産黨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創造性發展。
其重大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顯示出來。
從黨的十四大到黨的十六大,是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10年。
圍繞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中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大跨度的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實現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體制的基本格局,打開了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通途。
這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輝煌成果,是中國共産黨人偉大的制度創新。
實踐證明,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實現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是完全正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改革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
六、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推進世界多極化,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良好的外部環境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隨著時代車輪的飛轉,世界已經和正在發生新的深刻變化,如何在中國走向世界的歷史進程中正確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主動權,更好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緊迫而重大的課題。
從漢代到明代初期,中國科學技術在世界上一直領先長達14個世紀以上。然而,由於封建統治者閉關自守、夜郎自大,近代中國落後了,直至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面前不堪一擊,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淪入任人宰割的悲慘境地。
這個歷史教訓極為慘痛。其基本教訓是,不看世界發展大勢,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必然導致國家和民族衰落。
放眼看世界,成為中國近代以來尋找救國救民真理和道路的無數志士仁人的重要抉擇。孫中山先生就説:“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以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中國共産黨人,都是極具世界眼光的革命家。
縱觀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天下大勢,形勢逼人,不進則退。站在時代潮流的前頭,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更大貢獻。這是歷史和時代賦予中國共産黨人的莊嚴使命。
“必須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正確把握時代發展的要求”。
江澤民同志深刻洞察世界形勢發展變化的總趨勢,指出:維護和平,促進發展,事關各國人民的福祉,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我們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通過在平等基礎上的對話、協商、談判解決國際爭端,而不應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維護世界和平,保持國際社會穩定……
——積極促進世界多極化,維護世界多樣性;提倡國際關係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推動多種力量和諧並存;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也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積極促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於實現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趨利避害,使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都從中受益……
——始終把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作為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足點;積極尋求和擴大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保持良好周邊環境;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擴大我國戰略空間……
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下,我們堅持冷靜觀察、沉著應付、絕不當頭、有所作為的戰略方針,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樹立了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良好形象。我們努力增強綜合國力,營造有利戰略態勢,增強國家戰略能力,廣泛開展互利合作,在涉及國家利益和國家主權的問題上決不屈服於任何外來壓力,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有利於我國的和平國際環境特別是和平周邊環境。
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我們不可能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建設和發展自己。從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看,我們搞現代化建設,必須到國際市場的大海中去游泳,不斷提高我們搏擊風浪的本領。
正是基於這樣的科學判斷和戰略思維,我們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把對外開放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水平。
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的過程中,黨中央制定並堅持了維護我國根本利益的指導原則。在談判的艱難時刻,江澤民同志作出了“談判還要進行,但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的重要指示。經過15年談判,經過艱難複雜的鬥爭,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標誌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江澤民同志又及時提醒全黨,新的較量和鬥爭剛剛開始,真正的較量還是在國際國內市場上。
要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必須善於從國際國內政治大局出發考慮問題,始終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尊嚴和完成祖國統一置於神聖地位,切實維護我國的國家安全和根本利益。
江澤民同志總結亞洲金融危機的深刻啟示,指出: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一個國家特別是一個大國的經濟發展,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和合理的經濟結構之上,必須有自己強大的基礎産業;參與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既要充分利用其中可以利用的各種有利條件和機遇來發展自己,又要清醒認識和及時防範其中可能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和風險。
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到黨的十六大,日益發展壯大的中國走向世界,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越來越主動,戰略空間不斷擴展,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在世界戰略格局中取得了更加有利的地位。
在今天的世界上,中國已經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猶如立於高山之巔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正不可阻擋地冉冉升起!
七、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貫穿《江澤民文選》的靈魂,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精髓,也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江澤民同志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進一步提出了與時俱進的要求。鮮明地提出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它始終嚴格地以客觀事實為根據。而實際生活總是在不停的變動中,這種變動的劇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來達到了前人難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馬克思主義必定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不可能一成不變。
江澤民同志説:“我們必須與時俱進,繼續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如果因循守舊、停滯不前,我們就會落伍,我們黨就有喪失先進性和領導資格的危險。”
江澤民同志又説:“中央一再強調要進行理論創新,為什麼?因為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要使黨和國家的發展不停頓,首先理論上不能停頓,否則一切新的發展都談不上。説要從政治上看問題、考慮問題,這就是最重要的一個政治考慮。”
江澤民同志還説:“一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這一點,要堅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貫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勇於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這一點,也要堅定不移,不能含糊。我認為,這兩個‘堅定不移’、兩個‘不能含糊’,始終是檢驗我們是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試金石。”
與時俱進,就必須解放思想,一定要適應實踐的發展,以實踐來檢驗一切,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與時俱進,就必須實事求是,在新的實踐中尊重規律、把握規律,進行新的理論概括和創新,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使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都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與時俱進,就必鬚根據黨和人民新的實踐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這是江澤民同志的名言,反映了他對與時俱進對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重要作用的深邃認識。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國古人在幾千年前就認識到了這個鮮活的道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創新精神,在中國共産黨人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也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能夠形成併發揮強大理論威力的根本原因。
八、《江澤民文選》集中反映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集中反映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豐富內容、深刻內涵、理論品格
可以説,最能深刻而全面地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代表性著作,都在《江澤民文選》中了。還可以説,最能生動而突出地反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的文獻,也都在《江澤民文選》中了。
了解一種思想理論的全部結論,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如果能進一步了解它是在什麼條件下發生和發展的,創立者是如何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和忠誠於人民事業以及以怎樣的勇氣和襟懷去創立的,那麼,我們對這種思想理論的把握,就可以更加深刻和全面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學習《江澤民文選》,來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有幾點值得注意。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論基礎。在世界社會主義遭到嚴重挫折、國際上“馬克思主義過時了”的論調甚囂塵上之時,江澤民同志堅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在深刻總結歷史運動規律的基礎上形成的,世界歷史的發展軌跡並沒有超出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基本規律。他強調,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同時又要根據新的實踐發展馬克思主義。
世界的深刻變化,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江澤民同志總是自覺站在歷史發展和時代要求的高度,敏銳把握和科學分析冷戰結束後國際局勢的深刻變化、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全球性科技革命的發展方向,全面審視和把握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宏偉進程和發展要求,從時代要求出發進行理論思維,使理論更加符合時代前進的步伐,更能自覺引領時代發展的潮流。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實踐基礎。江澤民同志強調,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堅持以實際問題為中心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尊重實踐,勇於實踐,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竭的源頭活水。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鬥都應致力於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意願和利益。這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馬克思主義理論,説到底,是為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服務的,是指導人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思想武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分體現了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本質。江澤民同志説:“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鄭板橋的這首詩,江澤民同志經常引用。他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時刻都要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關心群眾疾苦,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重要動力。江澤民同志多次坦陳,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説:“確保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開創的社會主義事業能夠代代相傳,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最後成功,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鄧小平同志生前對這個問題是十分關注的,反反復復地講,想得是很深的。現在,這項任務歷史地落到了我們這些人身上。我對這個問題想得很多,有時夜不能寐。”他語重心長地説:“我現在的責任,也可以説我的歷史責任,就是要帶頭解放思想,勇於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黨的事業要前進,必須有回答和解決新問題的理論勇氣和政治勇氣。”
堅持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把握時代的發展變化,緊密聯絡黨和人民的壯闊偉大實踐,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莊嚴職責,既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發展的理論和現實基礎,也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鮮明理論品格。
九、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沒有止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我們要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前進的。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發展的、前進的。
學好用好《江澤民文選》,就是要深入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精髓,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思想上不斷有新解放,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使中國共産黨始終與時代發展同步伐,與人民群眾共命運。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緊密結合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提出了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重大戰略思想。這些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和最廣大人民的共同願望。學好用好《江澤民文選》,就要更好地把握和貫徹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更好地把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推向前進。
江澤民同志曾經説過:“實踐沒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沒有止境。我們要突破前人,後人也必然要突破我們。這是社會前進的基本規律。”
胡錦濤同志在學習《江澤民文選》報告會上指出:“學好用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實踐中繼續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而神聖的使命。”
“且持夢筆書奇景,日破雲濤萬里紅。”江澤民同志曾滿懷豪情地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進程,正在為中華民族開創更加輝煌的前景。
我們的事業必將更加興旺發達,我們的國家必將更加繁榮昌盛,我們的未來必將更加光明美好。
歷史的目光注視著我們,時代的重任鞭策著我們。
中國共産黨人和中國人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必勝信念。
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和推動新的實踐,用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鮮活實踐孕育和滋養新的理論,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勝利!(鐘言 聞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