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林紅梅)最新通過的《全國沿海港口佈局規劃》指出,我國沿海港口今後將形成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個港口群體。
交通部副部長翁孟勇15日在此間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説,全國沿海港口佈局規劃是最高層面的港口規劃,在現有港口佈局的基礎上,研究和確定沿海港口的合理分佈,引導港口協調發展,合理利用和保護港口岸線資源,通過港口的集約化發展來提高港口資源的利用率,為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水路交通保障。
他介紹,全國沿海港口佈局的具體方案如下:
一是環渤海地區港口群體,由遼寧、津冀和山東沿海港口群組成。 遼寧沿海港口群以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營口港為主,包括丹東、錦州等港口組成;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秦皇島港為主,包括唐山、黃驊等港口組成;山東沿海港口群以青島、煙臺、日照港為主及威海等港口組成;
二是長江三角洲地區港口群體,依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以上海、寧波、連雲港港為主,充分發揮舟山、溫州、南京、鎮江、南通、蘇州等沿海和長江下游港口的作用,服務於長江三角洲以及長江沿線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三是東南沿海地區港口群體,以廈門、福州港為主,包括泉州、莆田、漳州等港口組成,服務於福建省和江西等內陸省份部分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對臺“三通”的需要;
四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港口群體,由粵東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港口組成。在鞏固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的同時,以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港為主,相應發展汕尾、惠州、虎門、茂名、陽江等港口,服務於華南、西南部分地區,加強廣東省和內陸地區與港澳地區的交流;
五是西南沿海地區港口群體,由粵西、廣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組成。以湛江、防城、海口港為主,相應發展北海、欽州、洋浦、八所、三亞等港口,服務於西部地區開發,為海南省擴大與島外的物資交流提供運輸保障。(完)
我國沿海港口將形成8大運輸系統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林紅梅)全國沿海港口佈局規劃實施後,將形成系統配套、能力充分、物流成本低的8大運輸系統。
交通部副部長翁孟勇在此間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這8大系統如下:
一是由北方沿海的秦皇島港、唐山港(含曹妃甸港區)、天津港、黃驊港、青島港、日照港、連雲港港等7大裝船港,華東、華南等沿海地區電力企業的專用卸船碼頭和公用卸船設施組成的煤炭運輸系統;
二是依託石化企業布點,專業化的、以20-30萬噸級為主導的石油卸船碼頭和中、小型油氣中轉碼頭相匹配的石油運輸系統;
三是臨近鋼鐵企業布點,專業化的、以20-30萬噸級為主導的鐵礦石卸船泊位和二程接卸、中轉設施匹配的鐵礦石運輸系統;
四是以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寧波、蘇州、廈門、深圳、廣州等9大幹線港為主,相應發展沿海支線和喂給港的集裝箱運輸系統;
五是與國家糧食流通、儲備、物流通道配套的,專業化運營、集約化的糧食運輸系統;
六是依託汽車産業佈局和內、外貿汽車進、出口口岸,專業化、便捷的商品汽車運輸及物流系統;
七是在滿足島嶼出行要求的前提下,適應沿海島嶼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陸島滾裝運輸系統;
八是以人為本、安全、舒適、便捷的旅客運輸系統。
他表示,在全國沿海港口佈局規劃指導下,沿海港口將逐步形成佈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明確、節約資源、安全環保、便捷高效、銜接協調、市場有序的水路客、貨運輸系統,輻射、服務面覆蓋全國範圍,明顯提升我國沿海港口的綜合競爭力,基本適應國家經濟、社會、貿易等發展的需要。(完)
我國現有沿海港口150余個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林紅梅)我國現有沿海港口150余個,去年貨物吞吐量達33.8億噸,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
交通部規劃司司長董學博在此間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沿海港口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有力地支撐了經濟、社會和貿易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綜合運輸網的完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介紹,近20年來,沿海港口堅持統籌規劃、遠近結合、深水深用、合理開發的原則,整體上已初步形成了佈局合理、層次清晰、功能明確的港口佈局形態,圍繞煤炭、石油、礦石和集裝箱四大貨類的專業化運輸系統,對滿足國家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運輸、支持國家外貿快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沿海港口規劃、建設和運營狀況良好,總體上呈健康、平穩、持續發展態勢,在旺盛的運輸需求帶動下,貨物吞吐量特別是外貿、集裝箱吞吐量持續快速增長,港口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局面形成,建設和經營步入隨市場需求變化而調整和發展的階段,港口呈現出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發展趨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