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了,水清了!”今夏,廣州市民站在珠江邊不禁感嘆。以前,珠江廣州河段污染嚴重,魚蝦幾乎絕跡;經過3年綜合治理,珠江水質明顯好轉,游泳的人也多起來。國家環保總局最新統計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廣東經濟繼續高速平穩增長,而污染物排放量卻逐步削減,兩項最主要的環保指標——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同比分別減少了2.9%和1.1%,處於全國最低水平,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控制。
近年來,廣東迎難而進,把環保當作發展新優勢,全力建設“綠色廣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一再強調,新建項目,凡環保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準上馬;在建項目,凡環保設施未經驗收合格的一律不準投産;已建項目,凡經限期治理和改造仍不達標的一律關閉。
廣東省與國家環保總局聯合編制了《珠江三角洲環境保護規劃》、《廣東省環境保護規劃》,並通過省人大審議實施,把區域性環保規劃納入法制化、科學化軌道。同時,全面啟動“珠江綜合整治行動”、“粵港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監控網絡”等,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削減污染物排放量,省政府與各地市簽訂環保目標責任書,嚴防重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老路。
廣東省環保局副局長陳光榮介紹,廣東污水處理能力、煙氣脫硫的火電機組裝機容量均居全國首位。全省已建污水處理廠88座,完成煙氣脫硫的火電機組裝機容量652萬千瓦,每年分別削減化學需氧量排放量35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約20萬噸。
廣東率先提出環境“分區控制”,優化産業佈局,嚴防污染轉移,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建立環保退出機制,淘汰落後工藝技術,減少污染物排放量,為經濟發展騰出環境容量;加強建設項目環境評審,發展科技含量高、低耗少污産業,限制新上高能耗、高污染項目,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産生。廣東對重點污染源實施在線監控,先後關閉污染嚴重的小水泥廠、小火電機組等20類小型工業企業1600多家。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工業比重大幅度提高,污染較重行業增加值所佔比重急劇下降。
廣東優化能源結構,發展環保産業,加快循環經濟步伐,實現生産發展與環保“雙贏”。廣東鼓勵發展核電、風能等清潔能源。目前,廣東有4家LNG電廠建設如期推進。珠三角地區的工業園區,大部分集中供水、供熱、供冷和污水處理,實現園區內物質閉路循環和能量梯級利用。上半年,廣東萬元GDP能耗在去年基礎上繼續下降2.5%,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劉泰山 翁淑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