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山東蓬萊高附加值的複合型産業每年助農增收40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27日   來源:經濟日報

  雖然“十一”黃金周已過數周,但山東蓬萊市抹直口村的漁民王廷會的家裏卻依然很熱鬧,他經營的“漁家樂”特色旅遊項目生意很好。連日來,北京、上海、青島等地的50多名遊客到王廷會這裡吃漁家飯、體驗坐船出海、捕魚捉蟹的漁家生活。王廷會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十一”黃金周,他這裡接待遊客168人,純收入一萬多元。據介紹,蓬萊市有8萬多農民從事旅遊相關行業,年收入達到6億多元。目前,全市培育的旅遊業、葡萄及葡萄酒産業、臨港工業三大特色産業吸納農民就業28萬餘人,佔全市農民的90%多,每年為農民增加收入40余億元。去年,該市農民人均收入7810元,增幅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5年前的3:1 縮小到1.6:1 。

  蓬萊市變農業種植與加工分離為産、加、銷一體化,培育獨具特色和富有競爭力的産業體系。煙臺市委常委、蓬萊市委書記劉樹琪告訴記者:“這幾年,我們利用蓬萊作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的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區位等優勢,把葡萄及葡萄酒産業作為百年立市産業,通過引進龍頭企業,推廣葡萄種植,培育葡萄及葡萄酒這一集種植、加工、觀光旅遊為一體的高附加值、複合型産業,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産出率。”目前,該市已引進中糧長城、天津王朝、菲律賓康達、法國露熙等50多家中外葡萄酒企業,引導農民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進入葡萄及葡萄酒産業經營體系。公司負責提供苗木、技術和肥料,農民成為“産業工人”。農民管理一畝葡萄年收入1500元,一戶至少可以管理10畝地,年收入可達1.5萬元。

  目前,蓬萊市已發展葡萄基地10萬畝,年産葡萄酒10萬噸,每年為農民增收10億元,吸納3.7萬戶農民參與葡萄基地化種植,人均增收8100元。

  實現葡萄規模種植後,也産生了大量富餘勞動力。蓬萊市通過轉移農民進入臨港工業和旅遊業的方式,讓農民成為企業工人,依靠非農産業增收。他們依託兩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及廣闊的腹地資源,發展能源、鋼鐵、石化、造船等8個能吸納大量就業的産業集群,目前已引進了60多個過億元的臨港工業項目,總投資400億元,年産值60多億元,吸納10.1萬農民就業。蓬萊有2000多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優美的山海風光資源,發展旅遊産業的優勢得天獨厚。近年來,他們先後培育引進了30多個旅遊休閒項目,總投資過百億元,旅遊綜合收入逾30億元。與此同時,他們還依託當地農村、農業資源,發展體驗型、休閒型鄉村旅遊,讓農民成為旅遊業發展的受益人。

  為促使農村富餘勞動力順利進入非農産業,蓬萊取消多種針對農民工流動和就業的限制規定,建立10多處農民工就業信息服務中心,為農民工免費提供法律政策諮詢、就業信息、權利保障等服務。同時,該市每年投入8000多萬元,免費培訓農民工,3年來培訓農民工10萬多人,輸入9萬多人進入二、三産業。(王金虎 戴發利 張紹賢)

 
 
 相關鏈結
· “十一五”農業部將重點扶持四大優勢特色産業
· 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將培育10特色産業
· 內蒙古自治區圍繞優勢建六大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區
· 雲南著力提升特色産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