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1月7日電(記者 王汝堂)山東省就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沿線污染防治7日在濟寧市舉行立法聽證會,以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摸準沿線污染防治的脈搏,制定有針對性的污染防治法規。
山東省環保局的專家介紹,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關鍵在治污,山東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由長江向河北、天津調水的最後輸水幹道,山東段能否如期建成“清水走廊”,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成敗的關鍵。
由於南水北調東線污染防治涉及複雜的利益群體,山東省決定就污染防治舉行公開的立法聽證,同時,考慮到濟寧市治污項目佔山東段治污項目的43%,治污任務最重,因此將立法聽證的地點選在了濟寧市。參加聽證的人員中,既有專家學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有沿線企業職工以及農民和漁民。
從參加聽證的陳述人的陳述中了解到,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給調水沿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一些影響,由於調水沿線污染防治嚴於國家標準,使沿線區域企業生産成本增加,與其他地區的同行業企業的競爭處在不同的起跑線上;因調水導致湖水上升,部分農田及魚塘被淹,農民、漁民利益受損;沿線保護區內部分産業項目禁止或限制開發,給當地經濟也帶來不同程度損失。因此,陳述人認為,給污染防治提供適當的補償是必要的,應當在南水北調污染防治立法中儘快明確污染防治補償問題。
據了解,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輸水幹線487公里,匯水面積6.9萬平方公里,涉及山東省南四湖、東平湖、沂沭河、海河四大流域,以及濟寧、濟南等10個市、57個縣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