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黃河流域首個水權轉換節水工程完工並投入運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鄭州11月21日電(記者 林嵬)記者從黃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黃河流域首個水權轉換節水工程--內蒙古鄂絨硅電聯産項目水權轉換節水改造工程日前全面完工並投入運行,標誌著我國水權轉換工作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所謂黃河水權轉換是指沿黃省(區)用水不突破國務院分水指標的前提下,由工業項目業主投資建設引黃灌區節水改造工程,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把農業灌溉節約下來的水量指標用於滿足工業項目新增用水需求。按照這一思路,2003年起,黃河水利委員會在內蒙古、寧夏確定了5個水權轉換試點,開始了我國水權轉換的新探索。

    內蒙古鄂絨硅電聯産項目水權轉換節水改造工程每年可節約黃河水2173萬立方米,可向工業項目轉換水量1880萬立方米。

    為了緩解內蒙古、寧夏工業用水緊張局面,黃河水利委員會在黃河內蒙古段規劃了37個水權轉換擬建項目,近期可轉換水量2.7億立方米。預計到2010年,寧夏引黃灌區可轉換水量為3.3億立方米。 據測算,在採取綜合節水措施後,寧夏、內蒙古引黃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將提高一倍。

    專家指出,黃河水權轉換工作的開展,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呈現出“多贏”的良好局面。一是通過水權轉換,為擬建工業項目提供了生産用水;二是拓展了水利融資渠道,灌區節水工程狀況得到改善,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得到提高;三是保護了農民合法用水權益,輸水損失減少,水費支出下降;四是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沒有超采地下水資源,沒有超指標使用黃河水,贏得良好的生態效益。

 
 
 相關鏈結
· 黃河水權轉換啟動 企業"補"農渠 農業"哺"工業
· 黃河再遇“枯水年”
· 黃河源頭地區氣候持續乾旱化 生態系統日益惡化
· 黃河流域首個水權轉換節水工程完工並通過核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