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2月4日電(記者 楊金志)每天早晨七點不到,一位身材矮小的老伯拄著拐杖艱難地行走,在一根電線桿下停住。他拿起拐杖,吃力地用拐杖尖剷除電線桿上一張張“黑廣告”。每剷除一張,他的臉上就露出微笑。
老伯名叫孫國牛,今年87歲,是一位1956年入黨的老幹部,住在上海市閘北區臨汾街道的豪斯達敬老院。從1986年退休至今,他堅持每天利用散步的機會剷除路邊的“黑廣告”。“人家白天貼,我白天鏟;晚上貼,我早晨鏟。我們社區的美好環境,決不允許他們來污染。”孫老伯欣慰地對記者説,“在大家的努力下,近幾年貼黑廣告的越來越少了。”
臨汾街道地處上海市北面,面積兩平方公里,居住著約6萬人。這裡既不地處繁華的市中心,也沒有多少可以用來招商引資的土地,居民大多居住在有十來年甚至幾十年曆史的老公房裏,60歲以上的老人佔到總人口的21%。從物質的角度來看,這個“先天不足”的街道並無顯赫之處。然而,近年來,臨汾街道充分發動社區居民進行自治管理,千方百計提高居民素質,在所謂的“經濟洼地”上建起了“精神文明的高地”,老百姓充滿朝氣、樂觀向上、和諧相處。
陽曲路760弄的彭美娟是個外來媳婦,1992年嫁到上海,因語言不通、文化水平低只能在家相夫教子,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全靠丈夫獨自承擔。自從小區開展以“知識完善人生、學習改變命運”為主題的百萬家庭“網上行”活動後,彭美娟受到啟發,報名學習服裝設計,困難再大都沒有放棄學習,最終以優異成績拿到了中專畢業證書。2006年,她又以高出分數線100多分的成績,考進了服裝設計大專班。
2000年9月,臨汾街道陽曲小區的7位年過半百的老媽媽,由徐阿娣牽頭,自發組成了臨終關懷“紅十字服務隊”,迄今已與臨汾護理院的290位臨終病人進行了心靈的溝通。這7位老媽媽想了許多辦法,和病人拉家常,傾聽他們的心聲;料理一些生活事務,如為病人洗臉、喂飯等;在條件許可時,還用輪椅推病人出去曬太陽、拍照、觀街景,病人與她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晚期乳腺癌患者黃菊萍在彌留之際,緊緊握著老媽媽們的手,久久不願放開。看到病人在彌留之際不再恐懼、緊張,而是安詳、平和地離開人世,這些老媽媽覺得,她們付出的關愛是值得的。
1996年,家住星城花苑小區的老黨員薛善良退休後,看到小區內的退休老人有的與家裏人發生矛盾,有的整天熱衷於搓麻將,有的總是懷疑自己有病跑醫院。他毛遂自薦找到居委會,想把老人們組織起來搞一個“銀話壇”。居委會十分支持,馬上從緊張的辦公用房裏辟出一間活動室。十年來,“銀話壇”基本每月都定期開展活動,參加者已有5000余人次。不論健康常識,還是國內外形勢,只要退休老人有需求,“銀話壇”的組織者馬上聯絡兼職老師,和老人們暢談一番。小區裏的胡錫康老人今年已經98歲,雙目基本失明,老伴也已88歲,然而不管颳風下雨,都要保姆陪他們參加“銀話壇”活動。
在“銀話壇”的影響下,星城花苑小區逐漸形成了進取向上的良好氛圍,有的樓組成立了“讀書小組”,居民中學習氣氛日益濃厚。由下崗低保人員組織開辦的“4050”學習班,使不少人告別了麻將臺,捧起了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