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5月7日電(記者 儲國強)曾深受風沙侵蝕之苦的陜西省榆林市如今已很少見到大片的流沙。當地群眾經多年努力,在毛烏素沙地上建成了總長1500公里的4條大型防護林帶,固定流沙700多萬畝,90%以上的沙區再也不會“流動”。
榆林市是國家級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佔毛烏素沙地總面積的47%。歷史上這裡沙害嚴重,榆林城就曾因風沙侵蝕而被迫三次南遷。今年70多歲的“老榆林”劉志平老人回憶説,過去很多地方都是寸草不生的流沙,而且流沙還在不斷前進,沙進人退,真的是“黃沙滾滾流,十耕九不收”。
近年來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使榆林沙區生態環境實現了根本性好轉。榆林市市長李金柱説,從2000年起,榆林市開始實施綠色長城和綠色長廊工程,沿古長城兩側和市內十條交通幹道,新造林100多萬畝,在沙漠腹地建起萬畝以上的成片林165塊,建成總長1500公里的4條大型防護林帶,固定或半固定沙地面積已經佔到沙地總面積的91.3%,實現了區域性的荒漠化逆轉,沙化擴展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
據了解,目前榆林市的林木保存面積達到1893萬畝,林木覆蓋率由解放前的1.8%提高到29.36%。灘、川、垣、澗地區受風沙危害的140萬畝農田全部實現林網化,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林進沙退”的歷史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