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寧夏中衛市:借助乾旱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大有可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11日   來源:人民日報

    挖坑,放入種子,覆上沙土和石塊,罩上地膜……寧夏中衛市的環香山腳下,羅泉村農民王有琦今年在沙礫鋪壓的田地上,種下了50畝瓜。壓砂硒砂瓜——“石頭縫里長出來的西瓜”,被中衛人視作“拔窮根的産業”,生活在寧夏中部乾旱帶上的7萬農民借此脫貧致富。

    中衛環香山積洪扇區域、海原北部、中寧山區一線長約200公里的寧夏中部乾旱帶,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發量則在2000毫米以上,幾乎“種啥啥不成”。儘管人均20畝地,但辛苦耕作常常換不來一年的油鹽錢。2004年,中衛市8.6萬貧困人口中的80%就生活在乾旱帶。

    “因地制宜調整産業結構,發展旱作硒砂瓜産業,使農民開始走上治窮致富的生存發展之路。”中衛市委書記劉雲説,“硒砂瓜”是壓砂地上生産出的西瓜、甜瓜;“壓砂地”是在乾旱的山坡地表面覆蓋15厘米左右的砂礫而成,砂礫層能利用晝夜溫差起到蓄水保墑作用,又能在緩慢的風化過程中增加土壤。在政府的引導下,借助乾旱帶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中衛農民在大片荒蕪土地上種植硒砂瓜。

    為推動硒砂瓜産業發展,中衛市把公路修到了瓜地田頭,並出臺若干扶持政策:為每畝壓砂地補貼基本農田改造資金120元;對購買松沙施肥農機具的,每戶補貼900元。水務部門在乾旱地區打100米深井6眼,投資5559萬餘元建設補灌工程,可灌溉面積達到41萬畝。

    3年來,中衛硒砂瓜産業闖出了規模、效益和品牌。去年,儘管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乾旱,在傳統糧食作物幾乎顆粒無收的情況下,全市硒砂瓜總産量達到5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瓜農戶均收入1.3萬餘元。脫貧致富的瓜農有了手機、農用車、摩托車,有的還在城裏購了房。 如今,中衛市已有70多萬畝荒山坡變成了片片相連的壓砂瓜田。到2008年,中衛硒砂瓜種植面積將擴大到100萬畝,預計實現收入5億元。(周志忠)

 
 
 相關鏈結
· 農業節水重在結構調整 改變農業粗放型生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