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5月19日電(記者劉錚)民政部部長李學舉19日在介紹“十一五”基層減災救災工作目標時提出,自然災害發生24小時之內,災民的生活得到基本救助。
李學舉在浙江省諸暨市舉行的全國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座談會上表示,“十一五”期間要創建1000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災後恢復重建倒塌民房90%達到設防標準;社區、鄉村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編制率達到85%;85%的城鄉社區建立減災救災志願者隊伍,95%以上城鄉社區有1名災害信息員。
民政部提供的情況顯示,目前國家自然災害應急救援預案體系已基本建立。以國家設立的11個中央級救災物資儲備庫為龍頭,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建立了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庫,251個地市和1079個縣市建立了相應的救災物資儲備庫和儲備點。
民政部統計顯示,僅2005年和2006年,全國就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2954.8萬人,恢復重建倒塌民房379.2萬間,保障了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維護了災區的社會穩定。
李學舉透露,民政部將著力推進基層鄉村和社區應急救助預案的制定工作,同時繼續做好預案的修訂工作,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適時組織應急演練,全面提升基層應對突發自然災害的工作水平。
民政部將啟動自然災害隱患普查與評估,儘快組織開展基層各類自然災害風險和減災能力全面調查,查明災害風險隱患,摸清基層減災能力底數,編制完成全國、省級和災害高風險區及重點區域災害風險圖,進一步明確基層應急救助和減災的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