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人均受教育水平低於發達國家 傑出人才缺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2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根據日前公佈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我國人均受教育水平仍然不高,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仍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3年以上,創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傑出人才缺乏。

    同時,《綱要》指出,城鄉、區域、各級各類教育之間發展不平衡。實施素質教育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模式需要進一步改進。教育投入不足,與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需求有較大差距,一些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

    為此,《綱要》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加快教育發展,是把我國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迫切要求推進教育公平,促進教育協調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要求實施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教育人口的數量和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就業壓力較大,對多樣化、高質量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長。

    《綱要》指出,“新形勢新任務對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綱要》指出,當今世界,知識成為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各國紛紛把發展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舉措。必須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財力,推進教育事業持續協調健康發展。

“十一五”我國教育事業要完成九大任務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中國政府網日前公佈《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我國將在“十一五”階段,完成九項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這九項任務包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普及鞏固九年義務教育;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新與服務能力;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加強學校領導幹部隊伍建設和黨建工作;加快構建現代化教育體系,積極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加強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提高教育對外開放水平;建立健全資助體系,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受教育機會。

    《綱要》還提出“十一五”時期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教育事業持續發展,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城鄉、區域教育更加協調,義務教育趨於均衡;教育質量明顯提高,創新能力穩步增強;教育機會不斷增加,國民受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

    《綱要》強調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增強教育發展的生機與活力;加大教育投入,加強經費管理;轉變政府職能,加強依法治教;全社會共同努力,開創教育發展新局面。通過這些措施來保障任務和目標的實現。

我國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8.5年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日前公佈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十五”時期我國各級各類教育穩步發展,國民受教育水平顯著提升,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8.5年。

    《綱要》指出,“十五”時期教育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到2005年,全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和初中毛入學率均達到95%以上,進入全面普及的新階段。西部地區“兩基”攻堅取得重大進展,中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普及程度和質量明顯提高,農村教育面貌發生深刻變化。高中階段教育規模繼續增加,在校生達4031萬人。職業教育在改革中加快發展。高等教育實現歷史性跨越,毛入學率達21%,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增強,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綱要》指出,“十五”時期,我國素質教育進一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教育投入不斷增長,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效明顯,教育質量穩步提升。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教育開放進一步擴大,很多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問題得到高度重視並在逐步解決。

    《綱要》強調,教育發展為我國國民素質提高,為科技創新、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十一五”時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我國力求在“十一五”時期解決教育面臨的現實問題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日前公佈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不僅明確國家將在“十一五”期間實現政府對義務教育“負全責”,還在教育經費保障、高等教育質量與數量、教師管理、公辦學校貸款等多個方面力求解決當前面臨的現實問題。

    落實義務教育保障

    《綱要》表示,國家將在“十一五”期間實現政府對義務教育負全責,逐步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明確各級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務的職責,並按照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的要求,將教育列入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領域。各級政府要依法落實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財政年度預算和執行結果都要達到教育經費支出的法定增長水平,並確保財政性教育經費增長幅度明顯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逐步使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達到4%。

    《綱要》強調,各級政府教育經費支出,按照事權和財權相統一的原則,在財政預算中單獨列項,並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批准且向社會公佈,確保落實到位。

    根據《綱要》,國家將在“十一五”期間,在農村並逐步在城市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

    有專家指出,此前中央一直明確提出的“將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而此次並未刻意區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和“城市義務教育經費”。這將使“同在一片藍天下”的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目標有更為切實的制度保障。

    據統計,我國目前財政收入增長量的70%用於義務教育。2005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5161.08億元,佔國內生産總值比例為2.82%。雖然在1993年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曾承諾于2000年以前,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民生産總值的比例實現4%的目標。但這一目標至今未能實現。

    完善現代化教育體系

    《綱要》指出,“十一五”期間,我國小學凈入學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毛入學率達到98%以上。青壯年文盲率降到2%左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55%以上,努力普及有學習能力的殘疾兒童少年的九年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在校生規模達到4510萬人,毛入學率達到80%左右,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規模基本相當。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得到較大發展,各類職業培訓規模不斷擴大,培訓質量明顯提高,年培訓城鄉勞動者達到上億人次,其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農民工培訓達6000萬人次。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綱要》特別強調高等教育要適當控制招生增長幅度,相對穩定招生規模,高等教育在學人數達到3000萬人,毛入學率達到25%左右, 其中普通本專科在校生規模達到2000萬人,在學研究生約130萬人,高等職業教育的招生規模繼續保持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總量的一半左右。

    通過這些措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體系不斷完善,學習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綱要》説。

    據統計,2005年,全國高中階段教育在校學生4030.95萬人,毛入學率52.7%;各類高等教育總規模超過2300萬人,毛入學率達到21%。

    教師實行全員聘用

    “爺爺奶奶教小學,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這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師資現狀的寫照。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許多中小學都存在教師數量不足、年齡老化、一位教師教兩三個科目的問題。據統計,截至2005年,中國的中小學代課教師約有44.8萬人。

    為扭轉這一局面,《綱要》指出,“十一五”期間要實行教職工全員聘用制,進一步改革完善教師職務聘任制度。國家要嚴格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和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制度,把好教師入口關。

    一項調查顯示,當前有30.8%的西部貧困地區中小學教師想換職業。師資流失的基本走向為:農村流向城市,西部流向東部,非重點向重點學校集中。

    《綱要》表示,國家希望能制定和完善吸引優秀人才從教的政策措施,建立吸引優秀人才到農村任教的機制。加強中小學編制管理,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國家要建立區域內公辦學校之間中小學教師和校長定期交流和輪崗制度。

    《綱要》也對不同階段教育的教師配置情況做出規定:在職教領域,國家積極鼓勵職業院校從行業企業招聘教師。而在高教領域,國家完善教師崗位分類管理、公開招聘、業績評價和薪酬分配辦法。

    為了切實保障教師利益,《綱要》表示,要切實依法保障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平均水平,並逐步提高。同時還要健全教師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

    此外,《綱要》強調要吸引優秀青年讀師範,鼓勵優秀人才當教師。在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積累經驗,逐步推開,鼓勵更多的優秀青年終身做教育工作者。

    優化高校結構與佈局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凸顯,也折射出我國高等教育結構與佈局的不合理:一方面,高等職業教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許多高校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錯位,專業改造步伐緩慢。高等教育教學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現象,導致畢業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適應社會的能力。

    《綱要》指出,要適度控制高校數量的增長,優化結構與佈局。在高等教育的規劃部分,要引導高校根據國內外人才市場的變化,適時調整招生專業和教育內容。優化高等職業教育、本科教育、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結構。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教育部要大力倡導研究性學習和本科生科研活動,建立學生到企業和科研院所實習的長效機制。積極推進研究生選拔方式和培養機制改革,鼓勵高校與科研院所通過合作培養、聯合培養等有效形式培養研究生。同時推動教授和名師講授本科生基礎課。

    據統計,2005年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2273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1792所,比上年增加61所,其中本科院校701所,高職(專科)院校1091所。成人高等學校481所,比上年減少24所。

    《綱要》還強調,國家鼓勵和支持高校承擔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研究課題,國家還鼓勵高校充分利用科技優勢,為社會特別是農村廣泛提供科技服務,為政府和企事業單位決策提供諮詢服務。

    控制公辦學校貸款規模

    據《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藍皮書發佈的數字,從1999年有貸款開始到2005年,大概形成了2000億到2500億元人民幣的高校債務。

    追問其原因,有關專家指出,1999年開始的高校擴招吹響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號角。在為中國經濟起飛輸送人才的同時,全國高校大興土木,為新招的大學生們提供嶄新的教室和宿舍。短短5年間,全國的高校校舍增加了3.2億平方米,高等教育入學率達到23%。近年來雖然全國高等教育財政經費在絕對數上有所增加,但生均預算內事業費支出與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支出卻連年下降。

    為此,《綱要》提出,要加強對公辦學校貸款的管理,控制貸款規模,注重防範並努力化解貸款風險。規劃要求建立健全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制度,完善監督機制並加大監督力度,預防和查處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經費安全。

    此外,針對一些高校瘋狂佔地,大興土木並由此將成本轉嫁到學生身上,導致亂收費的現象,《綱要》指出,堅決反對一切浪費現象,反對學校建設中追求奢華的現象,努力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嚴禁挪用、截留、擠佔、平調教育經費;堅決禁止亂收費。

    《綱要》還表示,“十一五”期間要改革撥款辦法,完善公共教育經費績效評價制度,加強項目管理;進一步規範公辦高中收費政策,加強對高校收費項目和標準的管理。堅決執行教育收費公示和校務公開制度,接受廣大群眾和社會的監督。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採取具體措施,認真貫徹執行。

 
 
 相關鏈結
· 山東將籌集18.64億元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文化事業
·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解讀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
· 寧夏貧困地區"教育扶貧"讓更多山區孩子接受教育
· 免費師範生教育有望改變我國教育資源不平衡狀況
· 廣東擬投300億將免費義務教育從農村推廣到城市
· 北師大陜西師大免費師範生在上海錄取調至提前批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