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5月30日電(記者李嘉)在過去5年時間裏,廣西以“整村推進”和“連片開發、綜合治理”為主要扶貧開發方式,使4060個貧困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連年高於全區水平,農村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從150萬人下降到76萬人、低收入貧困人口由650萬人下降到283萬人。
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孫瑜在30日舉行的“全國第一期貧困地區構建和諧社會專題研究班”上透露的。
廣西的貧困村大部分集中分佈在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社會發展落後的大石山區,區域內農民人均收入低、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廣西扶貧辦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廣西裸露石灰岩面積佔全區總面積的38%,全區49個貧困縣中有44個地處大石山區,而石山面積超過38%的縣達到28個。
“山高石光垅溝壑深,缺土少水難生存;紅薯玉米喂養人,十家農戶九家困”,每每回憶往事就喜歡用山歌表述的廣西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練鄉村村民黃猛這樣吟唱。
“以前扶貧開發立足於解決溫飽問題,一個點一個點地解決貧困問題是非常有效的。現在扶貧工作進入了縮小貧富差距的新階段,不改善整個大環境以打通貧困地區與外界的聯絡,點的發展必然會後勁不足,‘整村推進’的效率也必然會受到影響”,廣西扶貧辦主任胡德才説,廣西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集中資金開展特困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以面為“主攻點”,以點為“落腳點”,大大提高了扶貧開發工作的效率。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2001年到2002年,廣西投入21億多元資金開展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使貧困的邊民們從中越邊境日漸活躍的互市貿易中嘗到了“甜頭”。
事實上,廣西實施“連片開發”扶貧模式已經成為解決貧困群眾民生問題的一劑“良方妙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調查結果顯示,到2006年底,在東蘭、巴馬、鳳山三縣開展的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使這個區域的未解決溫飽貧困人口和低收入貧困人口比2002年下降了9萬多人;結束了這三個縣無二級公路的歷史,通四級砂路以上等級公路的村莊從2002年的72個增加到292個;三個縣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800元、1759元、1815元,分別比2002年增長55%、37%和73%。
黃猛用山歌表達了廣西實施扶貧開發新模式給家鄉帶來的深刻變化:“深山老嶺苦巴巴,扶貧催開幸福花;修路引水通電話,看病讀書有辦法;瑤家兒女盼致富,‘連片開發’人人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