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特約評論員:搞好全國土地調查 加強改善宏觀調控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土地是發展的第一資源。談發展,必須立足於土地資源的基本現狀。按照國務院部署,今年7月1日將啟動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計劃用兩年半時間,採取高科技手段,全面查清全國範圍的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
我國第一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束已十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原有的土地信息已越來越難以滿足新形勢的需要,成為土地管理決策難、規劃難、執行難等諸多問題原因之一。掌握真實準確的土地基礎數據已成為當務之急。搞好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對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加強國土資源管理,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開展土地調查,是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證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土地管理成為參與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土地調查,全面掌握建設用地、農用地特別是耕地、未利用地的數量和分佈,掌握城鎮、村莊以及獨立工礦區內部工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商業用地、住宅用地以及農村宅基地等各行業用地的結構、數量和分佈,是政府科學決策,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及時調整供地方向和規模、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的前提條件,也是挖掘土地利用潛力、實現城鄉統籌、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的基本前提。
開展土地調查,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維護農民權益、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我國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保護耕地是國家基本國策。開展第二次土地調查的首要任務就是查清每一塊耕地和基本農田的面積、位置和保護情況等,明確耕地和基本農田“紅線”“高壓線”的位置,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創造條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維護民族發展根基奠定基礎。開展第二次土地調查,還要全面查清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村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和國有土地使用權權屬狀況,及時調處各類土地權屬爭議,全面完成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工作,依法明確農民合法土地權益。
開展土地調查,是實施最嚴格土地管理制度、大力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迫切需要。《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以實際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設用地面積作為土地利用年度計劃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有量責任目標考核的依據”,“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繳納範圍,以當地實際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為準”。查清全國各類土地利用現狀,獲取到地塊的土地利用基礎數據和圖件,是科學編制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和制定年度計劃,有效實施土地用途管制,嚴格落實各項耕地保護措施,確保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根本依據。
土地調查是國民經濟建設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公益性工作,也是一項牽扯麵廣、政策性強、技術性要求高的系統工程。我國第一次土地調查歷時十餘年,第二次土地調查按照國務院要求,要在兩年半時間裏全面完成。時間非常緊迫,任務更加艱巨。希望各地區、各部門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加強宣傳動員,週密組織實施,希望社會各方面和全體公民應熱情關注、積極支持,齊心協力,紮實工作,圓滿完成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各項任務。
曾培炎:統一部署精心實施 查清各類土地利用狀況 講話全文
6月22日,國務院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出席會議並講話。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中國政府網會議直播:
國務院決定從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國開展第二次土地調查
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
為全面查清全國土地資源和利用狀況,為土地的科學管理和宏觀調控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國務院決定從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國開展第二次土地調查。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26日將全文播發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26日由新華社全文播發。《總體方案》對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目的和意義、目標和主要任務、技術路線與方法、主要成果、組織實施等作了明確規定。
徐紹史彙報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準備工作和下階段主要工作
2007年6月22日上午10時,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國務院小禮堂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圖為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發言。(中國政府網 陳競超 攝)
2006年12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國發〔2006〕38號,以下簡稱《通知》)。今年5月14日,曾培炎副總理主持召開了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會議,並決定召開這次電視電話會議,全面部署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這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的高度重視。今天會上,曾培炎副總理還要作重要講話,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扎紮實實做好土地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