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7月15日電(記者褚曉亮)2007年初,在一次全省工作會議上,吉林省委書記王珉表示,目前,民營經濟在吉林省已經佔三分之一多,吉林省告別了國有經濟一股獨大的歷史。
“過去一提起東北和吉林,人們自然就會想到因國企過多導致的‘東北現象’,如今在吉林省的經濟字典裏,國企已經不再成為關鍵詞。可以説,吉林正在走出 ‘東北現象’。”吉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勇告訴記者:“這一切要歸因于吉林省大力度推進的國企改革攻堅。”
作為計劃經濟長期佔據統治地位的國家老工業基地,吉林省的國有經濟比重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保持在80%以上,帶來一系列體制和機制上的矛盾。著眼于突破現實困境並立足長遠發展,2005年,一場轟轟烈烈的國企改革攻堅戰役在吉林打響。吉林省提出用一年的時間基本完成816戶重點國有企業改制任務,這項任務在當時很多人看來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吉林省通過採取多種靈活手段、廣泛發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硬是啃下了這塊硬骨頭。當年基本完成了攻堅任務,並帶動國企改革全面深化。截至2006年底,吉林省已有3228戶國企完成改制,改制面達到98%。
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如今記者在吉林省採訪時已經很難找到真正意義上的省屬和市屬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紛紛由單一主體的企業變身為多元主體的股份制企業。據對改制後已完成註冊登記的483戶企業統計,國有資本佔註冊總資本的25.9%,比改制前下降了54.2%。
“雖然國有資本的比重在不斷降低,但國有資本的總量卻得到了快速增長。這説明,改制後的國有資本的控制力增強了。”吉林省國資委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數據顯示,2007年1-5月份,吉林省國資委出資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加值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48.9%、35.3%,實現利潤11.9億元,增長2.2倍。
大規模、大力度的國企改革促進了吉林省國有經濟戰略佈局的大調整,也為招商引資和國有産權重組釋放了巨大的積極效應。自2005年完成改制攻堅任務後,吉林省突出了對改制企業的規範和招商引資,吸引大批域外投資者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吉林。2005年,全省新增投資超過600億元,2006年新增投資則達到1000億元。特別是民間投資增長較快,逐步改變了過去單純依靠國有投資上大項目的“項目怪圈”現象。在2006年新增投資中,民間投資比重已經佔到總投資規模的53.6%。
啃下國企改革這塊硬骨頭的吉林省在2007年提出了一系列戰略目標,其中最突出的是民營經濟騰飛和服務業跨越發展。走出國企困境後的吉林省正在向著培育和構建完善的市場經濟新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