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三獎一補”解縣鄉財政之困:實現自我“造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韓潔 羅沙)“拆東墻,補西墻,墻墻有洞;借新債,還舊債,債債難清。”這曾是對我國部分縣鄉財政困難狀況的真實寫照。記者近日在部分西北省區調研時了解到,隨著以“三獎一補”為核心的一系列緩解縣鄉財政困難政策措施的實施,部分困難縣鄉財政面貌發生了顯著改變。

    財政部統計顯示,2006年全國縣鄉財力規模達到11631億元,比2003年增加5486億元,三年增長89.3%。全國財政困難縣數量由2005年的791個減少到目前的27個。記者在內蒙古、寧夏和甘肅也了解到,這三個省區近兩年縣鄉年均財政收入增幅都保持在20%以上,人均財力顯著增長。

    縣鄉財政困難狀況的改善很大程度得益於我國實行的以“三獎一補”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機制。2005年,財政部提出了“明確責任,綜合治理,激勵約束,分類指導”的總體思路,制定了以“三獎一補”為核心內容的一系列綜合政策措施,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縣鄉財政困難狀況有較為明顯的緩解。

    財政部部長金人慶曾指出,解決縣鄉財政困難難就難在如何打破“上包保”、“下靠要”依賴等待“輸血”的思想。而“三獎一補”政策的實施正是努力探索建立一種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具有激勵作用的科學機制,促使各級政府共同朝著一個目標和方向努力。

    “三獎一補”政策首先強調對財政困難的縣鄉政府增加縣鄉稅收收入,以及省市級政府增加對財政困難縣財力性轉移支付給予獎勵,以調動地方政府解決縣鄉財政困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方面中央財政按照一定系數,對財政困難縣增加縣鄉稅收收入給予獎勵,目的是將“輸血功能”變為“造血功能”,鼓勵困難縣加快自身經濟發展,壯大自有財力;另一方面,為了遏制財力上移的勢頭,有效引導省市級政府為彌補財政困難縣鄉政府財力缺口增加的財力性轉移支付給予獎勵。在這一獎補政策下,寧夏2006年對市縣一般性轉移支付達到10.7億元,比2004年增長75%,全區市縣財力規模達到81.6億元。2006年,甘肅省的縣級人均財力也提高到26036元,最低的清水縣也達到21030元,比2003年水平提高100.6%。

    “三獎一補”政策對縣鄉政府精簡機構和人員給予獎勵,促進縣鄉政府提高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財政供養人員過多是造成縣鄉財政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實施“三獎一補”政策以來,地方各級政府精簡機構,分流人員的步伐明顯加快。在甘肅,截至2005年末,全省共撤並鄉鎮308個,並精簡人員編制20%以上,減輕了鄉鎮財政壓力。

    “三獎一補”政策還對産糧大縣給予獎勵,調動糧食生産的積極性,以確保糧食安全。據統計,目前納入中央財政獎勵範圍的産糧大縣,其糧食産量佔全國糧食總産量的78%,提供的商品糧佔全國商品糧總量的88%。通過實施獎補政策,2005年內蒙古全區32個産糧大縣糧食産量達到1519萬噸,比2004年增加258萬噸;2006年在農業受災較重的情況下,全區32個産糧大縣糧食産量達到1553萬噸,比2005年增加34萬噸。寧夏各糧食主産縣對糧食生産的重視程度也進一步增強,糧農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

    此外,“三獎一補”政策對以前緩解縣鄉財政困難工作做得好的地區給予了補助,以體現公平的原則。

    金人慶指出,在實施上述激勵約束機制的同時,還採取了一系列配套綜合治理措施,包括繼續增加財力性轉移支付規模,創新省對縣、縣對鄉財政管理方式,不斷完善縣鄉財政管理,從而進一步緩解目前存在的縣鄉財政困難問題。

    據悉,2007年,國家財政對西部困難地區的一般性轉移支付預計將達到1924億元,對民族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達到210億元。

    我國財政困難縣由791個減至27個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韓潔、羅沙)記者16日從財政部獲悉,我國自2005年開始實施以緩解縣鄉財政困難為目標的“三獎一補”政策以來,全國財政困難縣的個數已經由791個減少到目前的27個,困擾多年的縣鄉財政困難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據悉,為緩解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縣鄉財政困難問題,中央財政于2005年開始按照“以獎代補”的思路,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對地方財政實施“三獎一補”政策。

    “三獎一補”,也就是對財政困難的縣鄉政府增加縣鄉稅收收入以及縣市級政府增加對財政困難縣財力性轉移支付給予獎勵,對縣鄉政府精簡機構和人員給予獎勵,對産糧大縣按照糧食商品量、糧食産量、糧食播種面積等因素和各自權重給予獎勵,對以前緩解縣鄉財政困難工作做得好的地區給予補助的政策。

    據統計,2005年和2006年兩年,中央財政共安排“三獎一補”資金385億元,791個財政困難縣獲得獎補資金271億元(對産糧大省獎勵和對縣鄉政府精簡機構及人員獎勵的範圍超過791個財政困難縣),加上“三獎一補”政策帶動地方安排的獎補資金808億元,縣鄉政府組織的財稅收入比上年增加219億元等,兩年累計,791個財政困難縣共增加財力1298億元,平均每縣(市)增加財力1.64億元。

    700多億元“三獎一補”資金有效緩解縣鄉財政困難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韓潔)記者16日從財政部獲悉,從2005年至2007年,中央財政投入700多億元資金,實施緩解縣鄉財政困難為目標的“三獎一補”政策,激勵全國財政困難縣鄉加快解困步伐。

    財政部統計顯示,2005年以來,中央財政每年都在增加“三獎一補”政策的投入力度,其中2005年投入150億元,2006年投入235億元,今年又加大投入,安排資金335億元,三年投入資金總量超過700億元。

    2005年針對我國部分縣鄉財政困難情況,財政部出臺了“三獎一補”為核心的一系列激勵約束政策,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我國縣鄉財政困難問題得到明顯緩解。

    “三獎一補”政策的主要內容是:對財政困難的縣鄉政府增加縣鄉稅收收入,以及省市級政府增加對財政困難縣財力性轉移支付給予獎勵,以調動地方政府緩解縣鄉財政困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縣鄉政府精簡機構和人員給予獎勵,促進縣鄉政府提高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對産糧大縣給予獎勵,以確保糧食安全,調動糧食生産的積極性;對以前緩解縣鄉財政困難工作做得好的地區給予補助,以體現公平的原則。

    財政部部長金人慶表示,“三獎一補”政策的實施産生了強烈的政策導向作用,調動了地方緩解縣鄉財政困難的積極性,增強了發展縣域經濟的主動性,提高了地方對控制和化解縣鄉政府債務的重視程度,促進了省以下財政體制的完善,保證了基層政權的運轉能力,並調動了産糧大縣發展糧食生産的積極性。

    據悉,“三獎一補”政策實施頭兩年已帶動地方安排的配套資金808億元,全國791個財政困難縣共增加財力1298億元,平均每縣(市)增加財力16410萬元。目前,全國財政困難縣個數已經由2005年的791個減少到27個,困擾多年的縣鄉財政困難得到明顯緩解。

    隨著財力的增加,縣鄉財政保障能力也明顯增強,多年來存在的拖欠工資這一老大難問題得到解決,2006年各地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全國統一規定工資全部實現按時足額發放。縣鄉政府運轉狀況顯著改善,2003年至2006年,縣級人均公用經費水平由3458元提高到6367萬元,三年增加2909元。同時,用於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也增加很多。

    此外,實施“三獎一補”政策以來,各地精簡機構、分流人員的步伐明顯加快。2003年至2006年各地共撤並鄉鎮4006個,累計減少財政供養人員87.2萬人。

    我國積極探索縣鄉財政解困之路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韓潔、羅沙)財政部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財政困難縣的數量已經從2005年的791個銳減到27個,很多財政困難縣不僅解決了工資拖欠等問題,還在發展縣鄉經濟的基礎上增加了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支出。全國縣鄉財政困難狀況的明顯改善,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近年來我國實施的以“三獎一補”為核心的一系列緩解縣鄉財政困難的政策。

    1994年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以來,我國縣鄉財政收入持續增長,但是,由於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財政供養人員增長過快、財力配置和財政支出責任不對稱等原因,部分縣鄉財政較為困難,集中表現為欠發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公用經費保障水平較低、債務規模龐大等,而我國財政困難縣鄉又主要集中在財力水平相對薄弱的中西部地區。

    為緩解基層縣鄉財政困難問題,財政部于2005年開始實施以“三獎一補”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目的是探索建立一種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具有激勵作用的科學機制,促使各級政府共同朝著一個目標和方向努力,打破以前依賴上級財政支持、等待輸血的思想。

    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副廳長楊茂盛説,“三獎一補”政策的核心是激勵:激勵省市級政府增加對財政困難縣鄉的財力性轉移支付,激勵地方發展經濟,增加財政收入,增加越多就獎勵越多。財政困難狀況好轉了,基層就能把更多的錢投向社會民生領域,解決關係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

    據了解,在中央獎補政策的帶動下,各地積極探索適合當地情況的扶持政策。2005年內蒙古獲得中央財政“三獎一補”資金7.13億元,2006年獲得資金增加到11.6億元。此外,自治區還在中央“三獎一補”辦法基礎上加大獎補力度,增加了鼓勵縣控制財政供養人員和鼓勵旗縣提高財政收入質量的獎勵內容,兩年共投入配套資金5.8億元。

    寧夏在中央“三獎一補”政策基礎上,將化解鄉鎮債務、提高縣鄉公用經費標準納入自治區緩解縣鄉財政困難獎補政策範圍,兩年中央財政和地方配套資金共投入4.1億元。

    甘肅省也加大了支持財政困難縣發展的力度,將2005年和2006年享受獎補資金財政困難縣的數量分別從中央確定的42個和25個,增加到60個和45個。為此,甘肅省在中央財政兩年累計“三獎一補”資金9.3億元的基礎上,又增加配套資金9.48億元。

    實施“三獎一補”政策後,困難縣鄉的財力進一步增強,重點支出也得到更好保障。內蒙古四子王旗2005年至2006年利用獎補資金增加義務教育保障經費補助142萬元,補助人數10284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104萬元,補助人數12.95萬人;城鄉低保補助192萬元。甘肅省會寧縣在財力十分有限的情況下,2005年和2006年兩年共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縣級配套資金279萬元,目前參合率已經接近100%,報銷水平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通過實施‘三獎一補’政策,既加快了基層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也調動了省市財政向基層加大轉移支付的積極性,對提高基層公共服務能力,保證基層政權運轉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財政部部長金人慶這樣評價這一激勵機制。

    他表示,下一步將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進一步提高基層財力保障水平,促進基層執政能力建設。同時,不斷加大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今年,中央財政預計對困難地區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將達到1924億元,對民族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將達到210億元。“假如能把這些資金管好、用好,用出效益,相信縣鄉財政的困難會得到進一步解決。”金人慶説。

 
 
 相關鏈結
· 推進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