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記者 姚潤豐)“院士代表團”“高級農業專家團”“博士團”……中國農業科學院的20多個研究所所長、200多名科學家近日以“送科技下鄉,建設現代農業——廊坊行”拉開了中國農科院50週年華誕慶典的帷幕。
在位於廊坊市廣陽區萬莊鎮的國際農業高新技術産業園,向北京來的專家“學藝”的老鄉們裏外圍了好幾層。從來都依“白露早、寒露遲,秋分麥子正當時”種小麥的農民們聚精會神地聽作物科學所研究員趙廣才博士講氣候變暖、當地種麥子宜推遲一週的道理。“專家講的有用沒用?”記者問萬莊鎮肖家務村楊鳳銀,“有用有用!特別是趙博士講的可以省澆一道返青水是個創新。”他説。
據介紹,從早年間在全國的10個“紅旗點”,到近年來以研究所為主體、每個所根據自身特點建立至少一個科技示範縣,再到50年從未間斷過的專家或專家組下鄉“傳經送寶”,“送科技下鄉”早已成為中國農科院的一個常態。
農業部總經濟師楊堅表示,農業發展的潛力在科技,農村進步的希望在科技,農民脫貧致富的出路也在科技。作為我國農業科研的國家隊,多年來,在農業科技下鄉工作中,中國農業科學院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實際出發,著力在貼近農業、貼近農村、貼近農民上下功夫,創造了許多新的有效形式,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受到了農民朋友的稱讚和歡迎。
“這次活動不僅是農科院落實農業部發展現代農業‘十大行動’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推動河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實踐,更是加快農科院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三農的有效形式。”中國農科院院長翟虎渠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