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國務院高度重視各界意見 傳統節日有望增設假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07日   來源:新華社

學者談端午節:端午節的生命在於其文化內涵

端午:中華民族的文化載體 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記者廖翊)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浴蘭節”“蒲節”“女兒節”等。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自古有“辟邪説”“祭龍説”“紀念屈原説”“紀念勾踐操演水師説”“紀念伍子胥或曹娥説”等多種説法。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民俗學家黃濤認同民俗學界的看法,即辟邪説。因為在其他傳説産生之前端午節就已經存在了。

    據考證,作為節日,端午節形成于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中就有農曆五月五日人們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記載。黃濤認為,撥開古人籠罩端午節習俗之上的辟邪尚巫的迷霧,用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古代端午節習俗的核心主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

    五月初五,夏天在望,講究以水克火,其習俗多跟水有關。龍舟競渡在水鄉盛行,連所祭的神靈也都跟水有關:楚地所祭屈原是投汨羅江而死,吳地所祭錢塘江潮神伍子胥是死後被投入江中,紹興一帶所祭東漢孝女曹娥也因父親淹死而投水尋父……端午節的另一部分習俗是防毒避疫,人們相信喝雄黃酒,或用雄黃酒拌水撒庭院等做法可預防疾病流傳,因春夏相交之際疫病容易流傳。黃濤表示,這些都與人們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有關。

    自古以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有“蘭湯洗浴”“挂係艾蒿、菖蒲”“飲藥酒”“吃粽子”“賽龍舟”等九大類。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吃粽子”和“賽龍舟”,由於影響很大的“紀念屈原”的民間傳説,為端午節增添了強大的文化內涵。

    黃濤説,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端午節,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成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於其適應現代社會的文化內涵:

    “首先是關愛生命,講求衛生,端午習俗大多有防疾除疫、衛生保健之效,故有人將端午節稱為‘衛生節’。其次是強民愛國,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有益身體強健和民眾團結;加上紀念屈原愛國主義精神的內容,節日成為中國人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第三,和其他中國民俗節日一樣,端午節具有增進親情友情、密切人際關係的功能。”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