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文藝工作者縱論全面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武漢11月19日電(記者張先國 周夢榕)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正在湖北參加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的文藝工作者普遍認為,大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全面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僅是國家強盛的歷史責任,更是實現民族復興的莊嚴使命。

    走出故紙堆,用現代理念和科技手段開發民族文化資源

    “騰挪翻轉全是戲,上天入地真功夫”,廣州雜技團創作的雜技劇《西遊記》在八藝節一亮相就引起轟動,連演兩場場場爆滿,在觀眾的強烈要求下又加演一場,依然是一票難求。演出時現場掌聲幾乎沒有停歇,精巧華麗的舞美設計、熠熠生輝的服飾、驚險刺激的動作讓觀眾直呼“精彩”、“過癮”。

    《西遊記》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傳統經典文學作品,以雜技劇形式登臺尚屬首次。據廣州雜技團團長曹建平介紹,雜技劇《西遊記》融合了京、滬、穗三地名家精心創作,歷時兩年才完成,集10多個雜技項目組合,融入舞蹈、武術、木偶、動漫等多種藝術手段呈現,全劇120多名演藝人員參演,不僅是舞臺劇的一種突破,在中國雜技史上也是不多見的演出。

    雜技劇《西遊記》堪稱開發民族文化資源的最新代表作。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曉明説,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首要資源和重要基礎,我們要大力推進民族文化創新工作,更加自覺實現民族文化現代化的轉換,使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傳遞到世界各地。

    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白庚勝認為,文化是一種相對區別於政治、經濟、軍事這樣一些“硬實力”的“軟實力”,它軟就軟在比“硬實力”更為內在、更加深刻、更具精神特質,從而更能決定一個國家與民族的歷史走向及基本品質。他説,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文化與科學技術的結合更加緊密,用現代理念和科技手段開發豐厚的民族文化資源,是實現文化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八藝節上人們欣喜地看到一批傳統經典作品現代化的成果。《紅樓夢》改編成舞劇,用身體語言、音樂符號來演繹絕世愛情,讓不少觀眾現場感動得落淚。《杜十娘》改編成歌劇,在足以亂真的舞臺背景和絢麗多彩的燈光音效中,演員真切動人的淺吟高唱,頗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境界。崑曲《公孫子都》曾是以抱怨為主調的文戲,浙江昆劇團則改為由武生領銜,並從人性角度開掘主題,與莎士比亞的《麥克白》意旨相近,戲迷們普遍反映“值得回味”。

    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團長劉斌對記者説,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積澱,是我們面前一座巨大的寶藏,只要善於用現代創意重新開發傳統文化資源,中國文化産品的國際市場空間將非常廣闊。

    走出象牙塔,面向市場創造具有標誌性的文化精品

    八藝節還沒閉幕,以舞劇《風中少林》參評文華大獎的鄭州歌舞劇院大部分演職員就踏上了赴韓國巡演的旅途。《風中少林》登臺兩年多,演出百餘場,創收1000多萬元,並已與美國一家娛樂集團簽約,將在美巡演800場,創下了國內舞臺藝術産品出口新紀錄。

    鄭州歌舞劇院副院長孫朝輝告訴記者,《風中少林》創作之初他們在海內外進行了廣泛的市場調研,把市場的興奮點作為創作的重點,現在看來,凡是我們苦心經營的細節都是觀眾叫好的“賣點”,包括新奇的舞臺造型、神秘的少林武術、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愛情故事等等。

    《風中少林》的成功並不是孤立的。近年來,我國影視作品和圖書出版出口版權和産品年年創新高,長期是文化貿易“短板”的演藝産品也大踏步邁進國際商業演出市場。如,崑曲青春版《牡丹亭》、舞臺劇《功夫傳奇》、中國雜技芭蕾舞劇《天鵝湖》等等,每到一地,就興起一股中國文化熱潮。

    “一個偉大的時代,都有標誌那個時代精神創造成果的文學藝術傑作和標誌那個時代精神境界的文學藝術巨匠。”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説,文藝工作者要以強烈的精品意識,去努力創作標誌這個時代的精神境界,而又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中具有強烈藝術震撼力的優秀作品。

    在輕點鼠標就能消費世界各地文化的時代,藝術遭遇的文化競爭空前激烈,想讓人們走進影劇院更難。劇作家魏明倫説,電視網絡的興起導致“劇場觀藝”時代變成“居室文娛”時代,人們不用出門、幾乎不必付費,坐在家裏就能欣賞到流行音樂、綜藝演出和肥皂劇,這與動輒花上百元買票去劇院看戲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並且有了更多的選擇。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曉明説:“中國傳統文人將藝術文化等同於曲高和寡,將它局限成象牙塔裏面的藝術産品,今天的市場經濟是‘眼球經濟’,一部作品若吸引不了觀眾的眼光,將很難滿足人們對文化産品的需求。”

    文化市場日益多元化,競爭和挑戰越來越激烈,如何吸引觀眾?北京京劇院院長王玉珍告訴記者,過去我們無論演什麼都爆滿,但現在觀眾都挑好角、好戲,我們也從過去的“産、供、銷”變成現在的“銷、供、産”,從選擇題材時就非常慎重地請專家論證,主要看三個“點”:一是市場的賣點,二是藝術的亮點,三是思想的閃光點,努力調動一切藝術手段服務於廣大觀眾。

    走到國門外,用世界眼光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企業

    《雲南映象》是近年來我國文化走出去的一個名牌産品。《雲南映象》在海外演出時,改名為《香格里拉》。因為上世紀一位外國作家寫出了小説《消失的地平線》,看過此書的西方讀者無不將“香格里拉”想象成充滿東方情調的世外桃源。

    《雲南映象》出品人孫健君説:“用世界眼光對潛在的文化資源進行開發,是《雲南映象》在海外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是國內最大的以文化出口為主業的集團企業,該公司總經理張宇説:“現在的文化強國,大都是通過商業手段來影響世界,如好萊塢已經成為影響世界文化的大本營。基於此,我們文化産品走出去必須要以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企業為主體,通過文化企業來營銷中華文化。”

    令人欣喜的是,在電影、出版、演出、動漫等文化産業的核心領域,一批外向型文化企業迅速崛起。如湖南三辰卡通集團通過“藍貓”卡通形象走上國際舞臺,截至目前,藍貓系列品牌已先後向韓國、美國、印度尼西亞等15個國家和地區輸出了版權。

    雜技芭蕾舞劇《天鵝湖》的出品方是成立僅幾年的上海城市舞蹈公司。2005年,他們想出了一個用中國傳統雜技嫁接西方古典芭蕾的點子,並邀請到屢獲國際雜技界最高獎項———“金小丑獎”的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擔綱演出。就這樣,一個手中既沒有演員,也沒有鉅額資金的民營文化企業,憑藉著一個名牌産品,開始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

    2006年初,雜技芭蕾舞劇《天鵝湖》在莫斯科克裏姆林宮劇院舉行全球商業首演,取得了巨大成功,並創下了中國演出團體在海外演出市場的最高“身價”。此後,《天鵝湖》接到了德國、日本、美國、以色列、法國的演出訂單。初嘗甜頭後,上海城市舞蹈公司又先後推出《霸王別姬》、《紅樓夢》、《花木蘭》等作品,並正在籌備為進軍日本演出市場而量身定做的舞劇《大唐貴妃》、《中華鼓舞》等。

    八藝節參評文華獎的共有54臺劇目,連日來的演出均獲得觀眾好評如潮。武漢大學藝術系主任彭萬榮説,這些經過層層篩選的劇目都是舞臺藝術的精品,不管最終文華獎花落誰家,這些劇目都具有打造成中國名牌文化産品的基礎,相關文化企業都應該從創意角度加以包裝和營銷,讓這批劇目成為引領中國文化産業走出去的新的增長點。

    一部走出去的優秀作品,就是一張中國遞給世界的新名片,而一系列優秀作品走出去,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就會萬涓成流,生生不息。

 
 
 相關鏈結
· 北京啟動文化創意産業投融資服務平臺
· 陳至立:增強文化發展活力 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