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12月5日電(記者蘇海萍)“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新要求,優先發展教育更是放在發展社會事業的首位。湖南財政今後要繼續加大教育投入,真正使普通百姓的子女都能上得了學,上得好學。”説到民生,湖南省財政廳廳長李友志接受記者採訪時,首先談起了教育問題。
在長沙市芙蓉區雙新小學上五年級的李媛,靠母親經營小吃店供養讀書。今年秋季開學,李媛母女欣喜不已,因為政府不僅免掉300多元的學雜費,連校服、飲用水、教輔資料也免費提供了。
和李媛母女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長沙市芙蓉區張公嶺村農民鄧新明一家人。“送孩子上學不交一分錢,學校還發校服、輔導資料。”談起新學期實行的新政策,鄧新明臉上笑開了花。
在長沙市,2006年秋季起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交雜費,2007年秋季又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交雜費,減免達1.59億元。同時,財政狀況較好的長沙市芙蓉區在對轄區內1.7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行“一費制”全免的基礎上,又對學生的校服、飲用水、教輔資料等實行了免費提供,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真正意義上的“零”收費。
李友志介紹,湖南省財政計劃明年將對教育投入3億元至4億元,遠遠超過之前8000萬元至1億元的規模。他説,在社會醫療保險方面,省財政將投入近2億元,將“新農合”覆蓋到102個縣市區,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試點擴大到所有縣市區,力爭參保率達到60%以上;五保戶供養標準從現在的825元/年增長到1000元/年。同時,還將投入5000多萬元,用於鄉村醫生勞務補助。
記者了解到,走在湖南經濟前列的湘潭市更是把未來三年的“藍圖”重點放在了農村生産上:每年使2萬以上的農民喝上安全水;每年投入5000萬元以上用於農村學校辦學。
對於如此大手筆的“民生賬”,李友志認為,這與近些年湖南財政收入穩步增長、財政實力明顯增強是分不開的。
據統計,1992年,湖南全省的財政收入還不到100億元,可到了2006年,全省財政收入已達到893.79億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2007年1月至10月,全省完成財政總收入938.31億元,預計全年可完成1100億元。
不僅如此,實施科學的績效評價,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以及不斷加強財政管理,也為買好這筆“民生單”擠出了資金。
李友志介紹,2005年8月,湖南省財政廳出臺了《湖南省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試行)》。通過實施財政績效評價,把評價結果作為安排下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督促資金使用部門和單位用好資金。
李龍志説,湖南各級財政部門按照公共財政要求,把財政支出改革作為新時期財政改革的重點。如長沙市為加強財政支出管理,2007年相繼出臺了《關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規定》、《長沙市市直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支出公開實施辦法》,其中提出人均節約3000元行政支出等措施,使公共財政更多地流向了“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