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齊中熙、陸裕良)2007年,我國“三農”工作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隨著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全面實施,政策效果逐步顯現,農民從中得到了不少實惠。
免除學雜費惠及近1.5億名農村中小學生
“今年,國家施行了免除學生學雜費政策,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和老師的稱讚和衷心擁護。”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實驗中學教師王麗艷説。
今年以來,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全面推進。從2007年春季學期開始,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了學雜費,國家還為貧困家庭學生提供了免費教科書、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新制度實施後,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大量增加,農村中小學運轉水平大幅度提高,教育亂收費問題得到有效遏制,農民的教育負擔大為減輕。其中,西部農村地區僅免除學雜費一項,平均每個小學生年減負140元、初中生年減負180元;享受免費教科書的貧困生,小學生平均年減負210元、初中生平均年減負320元。
財政部教科文司有關負責人表示,2007年免除學雜費政策全部到位後,將惠及40多萬所農村中小學校、近1.5億名農村中小學生。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讓農民看得起病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村民劉海根今年患心臟病住院,花了6萬元的醫藥費。按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規定,他在當地衛生部門報銷了1.2萬元。“我交10元錢參保,居然能報銷上萬元,這在過去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劉海根激動地説。
今年以來,我國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前三季度,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縣(市、區)達到2448個,覆蓋面85.53%,參加人口達7.26億人,參合率85.96%。“新農合”基金本年度已籌集353.26億元,累計受益超過2.63億人次。
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為提高農村居民的保健水平,我國政府正加快推進覆蓋全國農村地區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村衛生服務設施,提高農村衛生隊伍專業水平,研究推廣農村衛生適宜技術。
“養老”“低保”減少農民後顧之憂
今年7月,山東省萊蕪市的農民特別高興,從那時起,政府每年補貼1000多萬元,讓農村的老年人與城裏人一樣,按月領養老金。
“隨著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到2020年,所有老年居民均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勞動保障部養老保險司有關負責人説,“下一步,國家將加快推進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障體系,逐步實現由城鎮為主向城鄉統籌、由城鎮職工為主向覆蓋城鄉居民的重大轉變。”
在逐步為農民建立“老有所養”的制度的同時,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在今年全面建立。
7月11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保障範圍,穩定、持久、有效地解決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來自民政部的消息,目前全國已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地區,保障低保對象超過2300萬人、1000多萬戶。預計年底農村低保對象將會達到3000萬人。
基礎設施建設方便農民生活
四川省通江縣草廟村村民趙麗家今年通了自來水。“以前,我天一亮就要跑到4裏外的水庫去挑水,來回挑4擔水才夠一家7口人用,要花一上午的時間。自從今年春節前通了自來水,水缸也不用了。”
不僅越來越多的農民飲上了安全潔凈的自來水,而且越來越多的公路、電網等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使農民的生活質量隨之提高。
全國“戶戶通電”工程取得重要進展。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已累計解決91.95萬無電農戶335萬人的通電問題,公司供電區域已有21個省(區、市)實現了“戶戶通電”。
來自交通部的數據,前三季度,全國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投資1246.6億元,同比增長23.6%。新改建農村公路24.2萬公里,預計全年新改建農村公路超過30萬公里。
據悉,中央政府每年撥款60多億元用於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十一五”期間,全國總體計劃為此投入600多億元。與此同時,農村用電與城市用電實行同網同價;87%的農村通客運班車;為修建沼氣池解決燃料問題的農戶補貼1000元,以保護部分地區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