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華北地區:經濟、民生全面發展 新農村建設提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當前,我國南方地區遭受特大風雪襲擊,政府和人民正日以繼夜投入救災搶險。北方地區則圍繞著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全力以赴發展生産,用經濟和民生全面發展的優異成績來支援南方。

    新華社記者孫洪磊自天津報道:2008年,天津市從經濟、民生兩方面入手,全面推進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中央支農惠農的政策精神落到實處。

    天津市農業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今後將逐步提高包括農村義務教育水平、農村基本醫療服務、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等在內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這意味著我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開始向全面農村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方向發展。

    天津市市長黃興國在2008年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的五年裏,天津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進入産業化體系的農戶達到76%,農村城市化率提高到52%。天津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752元,年均增長10.5%。

    記者從天津市農業部門了解到,2008年,天津市將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一方面重點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努力實現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的工作目標,同時擴大農村社會基本養老、農村合作醫療的覆蓋面,全面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據了解,2008年,天津市將啟動12個現代農業設施示範區項目,建成設施化農業10萬畝,培育蔬菜、水稻等一批種業基地,主要農産品基本實現依標生産。並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使進入産業化體系的農戶數量達到80%。同時,天津市將實施城鎮帶動戰略,完成11個新城、30個中心鎮和部分鎮、村的規劃編制工作,運用市場機制盤活農村現有建設用地,採取多種形式引導農民向城鎮集中。年內使18萬農民進入小城鎮,全市的農村城市化率達到55%。

    新華社記者張雲龍自呼和浩特報道:內蒙古自治區在2008年將突出抓好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農牧産品供給,並讓農牧民在這一過程中真正受益。

    2007年,內蒙古糧食總産量達到175億公斤,牲畜存欄突破1億頭只,牛奶、羊肉産量躍居全國首位。內蒙古自治區主席楊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將突出抓好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財政支農支牧投入的增量明顯高於上年,政府固定資産投資用於農村牧區的增量明顯高於上年,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牧區建設的增量明顯高於上年。

    據內蒙古農牧業廳廳長陶克介紹,今年內蒙古將繼續實施優質糧食産業、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和沃土工程,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000萬畝左右,確保糧食産量穩定增長,促進經濟作物和特色種植業發展。

    內蒙古將農牧民增收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來抓。呼和浩特市農牧業局局長李忠忠説,今年將重點促進菜農增收,確保將來的三年中,新菜區6萬農民人均累計增收3000元;促進奶農穩定增收,對達到500頭規模以上的養殖小區給予30萬元基礎設施建設補貼;促進山旱區農民穩定脫貧和增收,對農民採用以中型溫棚為主的網室技術種植馬鈴薯的每畝補貼3300元,提高對肉羊養殖戶的扶持,未來三年每年投入300萬元,使農民從此項中人均增收150元至200元。

    新華社記者張洪河自石家莊報道:作為農業大省的河北省,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今年預期目標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以上。

    據了解,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裏,河北省認真落實支農惠農政策,確保各項補貼真正落到農民手裏,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努力增加農民的經營性收入。充分發揮工業化、城鎮化對農民增收的拉動作用,暢通勞動力轉移渠道,提高工資性收入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切實加強監督檢查,努力防止農民負擔反彈和農資價格漲幅過高對農民收入的侵蝕。通過多措並舉,去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93.4元,同比增長12.9%。

    據悉,2008年河北省仍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重要工作來抓,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預期目標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以上。為此,河北省將加快發展農村二三産業,積極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就業,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增加農業補貼,保持農産品價格合理水平。

    新華社記者晏國政自太原報道:針對農業自然生態條件脆弱、基礎設施條件比較差的情況,山西省啟動實施了2000萬畝耕地綜合生産能力建設工程,使這個省的農業生産基礎得以大幅提升,有力促進了農業增産、農民增收。

    山西省農業廳土肥站站長張藕珠介紹説,2000萬畝耕地綜合生産能力建設工程是這個省的“十一五”重點工程,于2006年正式啟動。內容包括高標準旱作農田建設、節水灌溉高産高效農田建設、鹽鹼地綜合治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等。

    據介紹,山西省2000萬畝耕地綜合生産能力建設工程啟動實施以來,項目區耕地質量等級和産出水平不斷提高,有力促進了全省農業增産、農民增收。工程啟動兩年來,全省工程田建設面積已累計達到876萬畝。其中2007年全省共建設工程田442.76萬畝,涉及7000多個行政村、100多萬農戶。工程田平均畝增糧52.8公斤、畝增果菜283.8公斤、畝增棉31.8公斤,總計增糧2.21億公斤、增果菜0.5億公斤、增棉211.8萬公斤。工程田帶動農民畝均增收66.8元,總增收益2.96億元,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115元。

    根據安排,山西省計劃到2010年,實施耕地綜合生産能力建設工程2000萬畝,其中,建設高標準旱作農田1500萬畝、節水灌溉高産農田400萬畝,綜合治理鹽鹼地100萬畝。工程田畝均增産糧食50公斤以上,到2010年,全省新增糧食生産能力10億公斤以上。

 
 
 相關鏈結
· 科技部啟動首批新農村建設科技示範(試點)工作
· 全國逾七成共青團幹部參加過新農村建設相關培訓
· 全國逾七成共青團幹部參加過新農村建設相關培訓
· 首都高校與北京郊區縣簽合作協議支援新農村建設
· 俞正聲要求把上海新農村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 農業部長孫政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新進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