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宜昌4月8日電(記者 江時強)三峽工程8日完成了對長江中下游持續4個月的補水進程,開始正常的調度運行。8日8時,三峽入庫流量6500立方米/秒,三峽出庫流量與之相同,出入庫流量保持均衡,三峽壩前水位為153.33米。
長江為雨洪型河流,來水量豐枯季節不均勻。2007年長江來水的總體情況與往年比偏枯。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間的長江枯水期,三峽壩址來水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枯5%,期間最小流量值僅為3900立方米/秒。加上長江中下游去年遭受了50年未遇的乾旱,長江天然來水量滿足不了中下游航運和工農業生産、生活用水需求。
在2007年的枯水期,長江中游水位一度持續退落,太平口、窯監等重點淺水道相繼發生數十起“超吃水”船舶擱淺阻航礙航事件,導致中游航道條件嚴重惡化。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統籌考慮航運、發電和工農業用水需求,從去年12月4日起,啟用三峽水庫的蓄積水量,加大下泄流量為下游補水,有效緩解了去冬今春長江中下游航運和用水的緊張局面。
2007年12月初至2008年4月初,三峽工程的補水調度保證了其下游的葛洲壩以下江段水位高於航運最低要求38.5米。補水期間,三峽水庫水位從155.64米開始下降,最低水位降到了152.45米,累計為下游補水22.5億立方米。
由於當前長江上游來水已開始增加,中下游水位和通航水深逐步增長,中國三峽總公司決定停止為下游補水,進入正常的調度時期。長江航道局派駐沿線的多艘挖泥船也結束疏浚施工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