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記者 韓潔 郝亞琳 徐博) 從會晤中國的最高層領導,到啟動首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25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及其率領的“重量級”代表團亮相北京。密集的訪華行程再次向外界傳遞出歐盟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係的信號。
此次隨同巴羅佐訪華的包括負責能源、科研、對外關係、貿易、環境、發展和人道援助、海關、社會、消費者保護等事務的9名歐盟委員,這是歐盟歷史上第一次派出如此大型、高級別的代表團出訪。在中歐貿易不平衡、知識産權保護以及西藏和奧運火炬傳遞等諸多敏感問題的背景下,此次歐盟代表團訪華備受海內外關注。
觀察人士指出,時值全球經濟面臨下行考驗以及中歐關係處於敏感期,歐盟高級別代表團適時來到中國,不僅向中國也向全世界表明,在矛盾與分歧面前,發展中歐關係更應著眼長遠,通過擴大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我和9位歐盟委員的到來,首先是要確定並進一步促進我們和中國的戰略夥伴關係。”在與溫家寶總理會談後,巴羅佐對等待在現場的中外記者如是説。
他指出,面對氣候變化、發展不平衡、能源價格、糧食安全等諸多全球性挑戰,沒有歐盟和中國的合作是不可能尋找到建設性解決方式的,這也是為什麼此次中歐雙方將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等列為討論的重要議題。
“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中歐關係,不僅符合雙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維護和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見巴羅佐時的這一表態表明了中歐關係致力於長遠發展的立場。
正是基於這樣的共識,中歐雙方在此訪中正式啟動了首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這是雙方落實《第十次中歐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的一項舉措。中歐雙方在這份去年11月達成的聯合聲明中表示,中歐關係的廣度和深度,以及雙方合作的規模和範圍都已達到前所未有的歷史水平,雙方一致同意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分歧,尋求貿易平衡,推動中歐關係再上新臺階。
在五個小時的對話中,中歐雙方經濟、貿易、財政、科技、能源、就業、環境、海關、工商、質檢、外交等部門的負責人圍繞貿易和投資合作、和諧與可持續發展、創新和技術、消費者保護和産品安全、國際發展等5項議題進行了坦誠交流,並就能源、知識産權、技術合作和貿易便利化等4個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對話結束後表示,雙方同意繼續堅持公平開放原則,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加強對話協商,在發展中實現互利共贏。
“中歐是重要合作夥伴,雙方共同利益和相互依賴遠遠大於問題和分歧。”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在對話開始之時,就再次強調了中歐之間的深度依存。整個對話過程在他看來“氣氛活躍而務實”,他表示,中歐雙方此前已就對話中的各項議題進行過多次交談,通過這次對話,彼此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歐方對中國在開放市場、節能減排、保護知識産權、保障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幫助非洲發展等方面的積極努力也表示讚賞。
自1975年中國同歐洲經濟共同體建立正式關係以來,中歐關係在30多年間已從建設性夥伴關係發展到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目前,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經貿合作為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今年一季度,雙邊貿易總值達939.2億美元,增長24.7%。
雙方此次啟動的經貿高層對話機制,無疑為彼此間業已建立的40多個對話磋商機制又增添了一個更具前瞻性和戰略性的有益補充,成為雙方增進互信、實現互利共贏的又一重要平臺。“漫長的征程都是由第一步開始的,但第一步遠遠不夠。”曼德爾森對將延續下去的對話機製表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