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5月22日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在廢墟上托起生命的方舟
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縮短了生與死的距離。搶救,早一秒就多一分生的希望;晚一秒就多一分死的危險。汶川大地震的10個日日夜夜,在異常艱辛的生死營救中,黨和政府始終牽掛地震中受傷的災區群眾。“要全力搶救傷員生命、醫治群眾病痛”。這是黨中央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全體救援人員的堅定信念。
汶川大地震破壞之嚴重,人員傷亡之多,均為歷史罕見。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沒有放棄營救倖存者的努力,同時也展開了前所未有的對傷員的救治。截至5月20日18時,汶川大地震受傷者已達247645人。幾十萬災區群眾正在忍受傷痛的煎熬,流逝的分分秒秒,都是對生命希望的呼喚,是對白衣戰士的考驗,是對我們救援能力的見證。
生命高於一切。我們看到,十幾萬大軍奮不顧身地從廢墟裏搶救生命,數萬名醫務工作者火速開赴抗震救災一線,參與搶救生命的接力。10天來,全國醫療衛生戰線的救援人員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地馳援四川,組成了一支覆蓋災區每個縣鄉的醫療救援隊伍,打響了一場與死神抗爭的戰鬥。
面對災區群眾生命的呼喚,醫療救援人員將生死置之度外,不畏艱險,不顧疲勞,為生命抗爭,與死神賽跑。在氣壯山河的舉國大救援中,在余震不斷的災區大地上,白衣戰士以巨大的勇氣和無私的奉獻,呈現了崇高的精神力量,莊嚴闡釋了“救死扶傷”職業信仰,生動見證了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
目前,災區醫療機構的負荷很重,其中不少受傷群眾傷勢嚴重,救治傷員面臨更為嚴峻的形勢,醫療救援人員面臨更為艱巨的挑戰。在這個關鍵時刻,全力治療受傷者,挽救更多生命;盡力醫治群眾病痛,確保災後無大疫,是當前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更是千方百計將地震損失降到最低的必然要求。
繁重的任務和挑戰,要求我們加強對醫療救護隊伍的組織協調,盡最大努力救治倖存者;要求我們切實保障災區醫療急救物資供應,盡最大努力滿足救治工作需要;要求我們統籌安排,及時將部分能夠安全轉移的傷員送往外省市條件較好的醫療機構救治;要求我們採取對口支援的辦法,充實防疫專業力量,切實做好災區衛生防疫工作,尤其要重視飲水和食品安全,嚴防災區傳染病流行。
災難,考驗著中國人民抗震救災的精神意志,也標注著一個民族的生命境界和人性尺度。我們為頑強的災區人民祝福,向偉大的白衣戰士致敬,願抗災軍民和白衣戰士們在廢墟上托起生命的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