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農業部部長:我國夏糧單産將再創歷史最好水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鄭州5月29日電(記者張百新 訾紅旗 林嵬)農業部部長孫政才日前在河南南陽舉行的“全國小麥跨區機收啟動儀式”上説,目前小麥長勢喜人,夏糧豐收在望,如果近期不出現重大災害性天氣,我國夏糧單産將再創歷史最好水平,總産將實現第五年增産。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一個十分令人鼓舞的消息。2007年,中國糧食總産達到10030億斤,實現了自1985年以來首次連續四年增産。今年又是一個夏糧豐收年,使中國糧倉更加殷實,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增添勝算。

    中央惠農政策接二連三

    農民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

    進入2008年,國際主要農産品價格再度飛漲,糧食供求吃緊,一些農産品出口國迅速轉為進口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負責人日前表示,全球糧食庫存已達到30年來最低點。

    與國際糧食“吃緊”形成對比,糧食自給率十年保持在95%的中國顯得“從容”許多。國內糧價上漲表現出溫和性、結構性和可控性等特點。

    這顯然得力於中央“重中之重”惠農政策支撐下的糧食連年豐收。“經過多年實踐,中國支農惠農的政策積累了經驗,充分發揮了促進糧食增産的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貴説,“對農民的補貼和起保護作用的最低價格就是很好的配套,在現有條件下有效調解了國家糧食安全與農民增收之間的矛盾。”

    在河南杞縣五里河鄉賈洼村採訪,農民張義安翻開他的糧食補貼存摺,高興地對記者説:“自從有糧食補貼以來,我這個小本本上的錢數年年增加。當時一畝補15.14元。今年綜合補貼增到59.5元,我種了5畝多地,光各種補貼一年收入300多塊錢,今後我還要多種糧。”

    解決“三農”問題和確保糧食安全一直被稱為中國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別是新世紀以來,中央連續發出5個一號文件,按照“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戰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梯次構建支農惠農的長效機制。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三農”投入5625億元,創歷史新高。

    國務院在年初預算大幅增加基礎上,又出臺十項重要政策措施,再增加投入支持農業和糧食生産,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等“四補貼”規模達950.63億元,比去年增長85%。

    河南省農業廳總經濟師魏仲生認為,國家一系列扶持發展糧食生産政策,真正調動了種糧農民的生産積極性,提高了土地的産出和收益,加上各項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我國糧食主産區糧食生産能力明顯提高,糧食安全的地基越來越牢。

    國家實行小麥最低收購價

    糧食市場調控手段日趨成熟

    從2006年起,中儲糧總公司在10多個糧食主産省開展保護性收購,涉及東北玉米和粳稻、黃淮海地區的小麥、南方早秈稻和中晚秈稻,累計收購1850多億斤糧食。通過這項制度性安排,加上其他政策配套,不僅拉動小麥價格回升至合理水平,保護了農民種糧積極性,還使國家掌握了主要市場糧源。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河南分公司總經理李長軒告訴記者,國家實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後,河南當年收儲托市糧361億斤,去年又收購257億斤。目前,河南省“托市糧”仍有200多億斤,完全可保證市場供應,保證糧價維持在合理水平上。

    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副總經理肖永成在談到托市收購的意義時説,連續兩年的托市收購,不僅拉動小麥價格回升至合理水平,保護了農民種糧積極性,還使國家掌握了主要市場糧源。

    國家糧食局研究員丁聲俊説,國家對主産區大品種採取最低收購價預案,是一項必要的糧食宏觀調控新手段和新舉措。既解決了農民“賣糧難”難題,又促使國家掌控了糧食主動權,有利於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小麥托市收購政策的實踐充分證明:我國探索到了一條具有本國特色的、有效的糧食宏觀調控新手段。

    中國儲備糧總公司總經理包克辛認為,國家保護性收購使農民糧食銷售由“必須賣”發展成為政府“必須買”,前者強調農民的義務,後者強調政府的責任。考慮到今年糧食生産成本上升較多,為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國家決定從新糧上市起再次提高2008年生産的稻穀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水平。

    始終做到“手中有糧”

    關鍵要“打牢根基”調動“兩個積極性”

    國家優質麥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郭天財研究員分析認為,從近期看,今年農業和糧食生産要在去年高起點、高基數的基礎上實現穩定發展,面臨的困難多、任務重。主要是自然災害不確定性增加,農資價格漲幅過大,種糧效益下降,部分地區糧食流通不暢,影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從長期看,一方面,需求迅速增長,口糧、飼料用糧、工業用糧都將增長。過去10年,我國人口凈增加9000多萬。目前全國到鄉鎮企業就業和外出務工農民有2.26億人,過去這些人在農村種糧、養豬,現在到城市務工,需要買糧、買肉吃。過去10年,城鄉居民購買食品的支出增加了80%以上,肉類增加了三成,飼料用糧和工業用糧分別增長40%和60%左右。

    另一方面,供給制約因素很多。主要是耕地減少、淡水資源短缺的矛盾仍然突出,糧食播種面積繼續擴大的餘地越來越小,單産水平繼續穩步提高的難度加大。而且,隨著大批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從事糧食和農業生産的勞動力素質呈結構性下降。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雖然已經提高到49%,但遠低於發達國家70%的水平。與此同時,農業特別是種糧比較效益低的問題越來越突出,2004-2006年,我國糧食每畝實際收益分別為382元、329元和320元,呈下降趨勢。

    在採訪中,記者聽到農民抱怨最多的是農資價格上漲過快。確山縣三里河鄉後樓村農民陳東升説:“一袋尿素去年還是80塊錢,今年漲到105元,要是沒有綜合補貼,真不捨得買。國家真應該想辦法把化肥價格壓下去。”據河南省供銷社的統計,與上年相比,河南市場上的尿素漲11.7%,碳胺漲40%,種子、農藥上漲 20%左右。僅農資價格上漲一項就使糧食生産成本每畝上升了23%以上。

    此外,農民種糧收入與工資性收入差距較大。據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中心副主任許為剛調查,2007年河南純種糧農戶勞均年收入為1300元,而種植高效經濟作物的農戶勞均年收入4500元,從事二、三産業的農民工年收入達到9600元。

    因此,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生産的穩定發展,關鍵是要打牢根基,著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同時要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各級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

    農業部部長孫政才告訴記者,必須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和對農民的補貼,努力構建保障我國糧食等主要農産品供給的長效機制。要建立耕地、水資源保護和有效利用的長效機制,尤其是必須堅守18億畝耕地的紅線,對土地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制度;要建立農業生産基礎設施投入的長效機制,實施好糧食戰略工程,提高糧食核心産區生産能力,開發一批糧食後備産區,加大農墾大型糧食生産基地建設力度;要建立科技支撐的長效機制,以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為突破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全面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應用推廣和農民承接科技的水平,大力推廣良種良法;還要建立提高農業生産抗禦風險能力的長效機制、農産品順暢流通及加強宏觀調控的長效機制。 

 
 
 相關鏈結
· 農業部長:全力奪取夏糧豐收 以實際行動支援災區
· 到26日河南省240億元夏糧收購資金已經準備就緒
· 震後半月看北川 |甘肅陜西災區軍民全力搶收夏糧
· 甘陜災區軍民全力搶收夏糧:不等不靠 生産自救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