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時評:進一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災區災後重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1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記者鹿永建、崔靜)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自18日起,通過公益項目公開招標的方式,對國內民間公益組織和機構開展地震災後援建項目提供資助。這是進一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地震災區重建的創新之舉。

    地震發生後,山東莒縣洛河鎮東皂湖村10位農民,開著農用三輪車,帶著煎餅、蒜薹,去四川災區救災。每天8時到20時,有心靈撫慰專業訓練的志願者來到北京的“震後心靈關懷免費熱線800-8100-754”的電話機旁,接聽來自地震災區打來的熱線電話,回復手機短信求助。志願者、企業、民間組織等社會力量主動積極參與抗震救災,體現了改革開放三十年後中國經濟社會的巨大發展,有力地支持了災後重建工作。

    國務院最新頒布《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規定,災後恢復重建需遵循“六個結合”,其一即為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這是對前一階段社會力量參與救災經驗的高度概括,也為進一步動員社會資源參與重建指明了方向。在這個背景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首次通過公益項目公開招標,動員國內民間公益組織和機構參加災後援建項目,意義非同小可。

    進一步動員社會力量,也是災後重建的必然要求。如果説重建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需要政府的投入,那麼為災區失去親人的家庭提供家庭關愛,為孤殘人員提供幫扶及看護服務,為傷病者和母嬰提供特殊護理服務,為災民和救援者提供心理干預與情緒疏導服務等軟體方面的恢復重建,是日常、細碎、長期的,不可能由政府大包大攬,大量志願者參與重建的激情和智慧,也必須在大大小小的重建項目中得以實現。

    進一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災後重建,不僅對災區重建有利,也是廣大公眾認知災害、增強自助和助人能力的過程。願我們這個社會,在積極參與災後重建的過程中變得更加有愛心、更加有抗災能力,更加美好。

 
 
 相關鏈結
· 新華時評:地震災區防範次生災害仍處在關鍵期
· 新華時評:嚴懲救災款物管理使用中以權謀私行為
· 新華時評:有序有為地開展川、甘等災區災後援建
· 新華時評:“平安高考”考驗出負責任的政府
· 新華時評:全民節約支援災區 "豪華粽子"要不得
· 新華時評:高價農資影響農民夏收夏種的積極性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