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新華社記者)一個多月來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世界重新發現了中國,我們重新認識了自己。
大災也是一場大考,一次大悟。汶川大地震帶給中華民族巨大悲痛,也讓億萬人民從深層次審視這個社會主義東方大國,對她的制度優勢、精神源泉,她的生存意志、復興動力,她的先鋒隊所秉承的理念、選擇的道路,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失去的,必將在民族的進步中獲得補償。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13億中國人民,必將從這次災難中汲取新的力量、勇氣和智慧,更加堅定地去實現中華民族的百年復興夢想。
生命至上--災難面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昇華,“以人為本”理念更加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
“小時候我問媽媽,人為什麼流淚,媽媽説長大你就會明白了。我現在也當了媽媽,女兒問同樣的問題,我説眼淚由愛而生,生活所以美好就是因為世界充滿愛!”
大地震後,一位劫後余生的年輕母親這段話,讓無數人産生強烈共鳴。汶川大地震以來,親眼見證一幕幕搶救生命的場景,更多的人懂得了什麼是“人間大愛”--
人們忘不了,災情傳來,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反復強調的主題只有一個:把搶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
人們忘不了,13萬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指戰員、6萬醫護人員、20多萬志願者,冒著余震、塌方、泥石流、山體滑坡的危險,水、陸、空並進馳援災區。
人們忘不了,為了瓦礫深處一聲微弱的呼救,幾十名消防隊員晝夜不眠,置自身安危于度外,不惜代價展開營救,倖存者生還紀錄不斷被刷新。
人們忘不了,小戰士拼命奔向坍塌的廢墟,被戰友死死拉住後跪地痛哭:“求求你們讓我再救一個!”
以人為本——人們從生命與死神的對抗中更加體會到這四個字沉甸甸的分量。
自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理念,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價值觀日益深入人心。在這次抗震救災中,這一理念的內涵得到進一步拓展和延伸--以人為本,就要珍愛和尊重每一個生命。
5月19日至21日的三天,被設立為“全國哀悼日”。為自然災害中遇難的普通民眾降半旗、舉國哀悼,在中國史無前例。悲痛的淚水和“中國加油”的呼喊,讓中國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逝者已往,對鮮活生命的關愛是對逝者最好的慰藉。為了數百萬受災群眾的妥善安置,胡錦濤總書記親自去考察帳篷和活動板房的生産情況。為了讓廢墟裏的孩子挺住,溫家寶總理蹲在他們身邊含淚鼓勵。為了讓傷痛者健康地活下去,中國啟動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心理救助行動……
這一切,讓“以人為本”的理念具有了新的深度。
這是一次靈魂的洗禮——
在人性的光輝面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沒有藏身之地。高尚的道德、勇敢的擔當、美好的情操,感召和激勵著無數人共赴國難,共克時艱。
這是一次民族精神的昇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情係眾生的大愛胸懷。每到危難關頭,這種大愛就會化作崇高的愛國精神,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而“以人為本”理念,給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
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次生動詮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最終目標是造福人民。“以人為本”閃現出的人道主義動人光輝,使13億中國人民迸發出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勇氣、熱忱和信念。
一個熱愛人民的政黨是有力量的政黨,一個珍視生命的國家是有根基的國家,一個充滿大愛的民族是不會被任何磨難打垮的民族。
“在生死大劫後我們更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我們不能讓好心人失望,更沒有理由退縮,縱使重建之路那樣漫長,倖存的我們也必須堅強地走下去!”綿竹中學女生廖丹萍在作文中這樣寫道。
這同樣是廣大災區群眾的心聲。它讓我們相信,體現著鮮明時代特色的人本精神,將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不竭的內在支持。
舉國抗災--強大動員能力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其力量來源於中國共産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能力
對口支援,是中央對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的重要決策。對此,21個承擔對口支援任務的省份一致表態:堅決服從中央部署,不講價錢,不講條件,全力為災區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智力等各種支持。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在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不高,體制、機制尚待完善,而社會主義制度卻讓我們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調動一切可用資源,克服一切困難,集中一切力量,辦急事、辦大事、辦難事。
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言:“社會主義國家有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幹一件事情,一下決心,一做出決議,就立即執行,不受牽扯。”
震後13分鐘,全軍啟動應急機制;
短短數日,救援部隊就挺進到每一個受災村莊;
上千架飛機被緊急徵調支援災區;
中央財政安排700億元災後恢復重建基金……
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做到的一項項非常之舉,創造了舉國動員、抗震救災的奇觀。如此強大的應急動員能力令世界驚嘆。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説,在地震之後,人們看到了中國制度體系的優越性。中國政府在短時間內動員巨大的力量投入賑災,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擬的。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選擇什麼樣的社會制度,是其歷史發展走向和現實環境決定的。基於近代以來受欺侮、受壓迫的歷史,我們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基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我們選擇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汶川大地震後的第二天,都江堰虹口鄉紅色村黨支部書記潘虹留下腿腳不靈便的父母,帶領300多村民安全轉移到山外。家住山外的姐姐衝上來罵他:“沒有帶爸媽出來,你會後悔一輩子的。”望著姐姐哭著離開的背影,潘虹哽咽説:“後悔一輩子又有什麼辦法?我是黨員,不能只顧我一家人。”
一個多月來,這樣的事例在災區發生了太多太多。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中流砥柱,正是千萬個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共産黨人舍小家、顧大家,正是無數基層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成為災區群眾抗擊災害的主心骨,社會主義制度才具備了高效的決策能力、運轉能力和執行能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力量,還來源於黨在新時期積累的執政能力。改革開放以來,黨不斷探索執政規律、社會發展規律,特別在與歷次災害的鬥爭中,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不斷提高治國理政的藝術。
這次抗震救災的許多舉措令人讚嘆:
--快速決策。震後半個小時,胡錦濤總書記就作出了重要指示;兩個小時後,溫家寶總理就飛往災區,現場指揮抗震救災。
--信息透明。震後十幾分鐘,災情信息就由新華社向全球播發。震後三天,遇難者“預計人數”公佈。抗震救災新聞發佈會每天召開,電臺、電視臺、互聯網24小時滾動直播抗災進展。
--救援開放。我國首次允許外國專業救援隊入境協助救援,俄羅斯、德國、新加坡等國的軍機甚至被允許直飛災區,運送緊急救災物資。聯合國秘書長、外國元首第一次到達中國地震災區。
這,既是中國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黨執政能力提高的充分體現,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生動宣示。
雄厚國力--抗震救災有力有序有效,得益於30年改革開放成果的豐厚積澱,得益於對發展是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堅定不移
年初剛經歷過50年不遇之罕見冰雪災害,接著又遭遇新中國成立以來波及範圍最廣、破壞性最強、救援難度最大的地震,特大自然災害考驗著一個國家對災難的承受力。
汶川大地震以來,我國動用抗震救災資源所顯示的強大國力,讓世界刮目相看。有兩組數字很能説明問題:截至18日,向災區調運的救災帳篷共計146.16萬頂、被子481.76萬床、衣物1410.13萬件、燃油118.31萬噸;各級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災資金542.22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495.47億元,地方財政投入46.75億元。
抗震救災的有力有序有效,得益於中國改革開放30年成果的積澱,已成為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共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家全面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呈現出勃勃生機。2007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達24.66萬億元,是1978年的67倍。中國國內生産總值佔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
這一切,為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強大支撐。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國已接收社會各界捐贈款物459.38億元,幾乎與財政救災投入相當,捐款上億元的企業和個人不在少數,這是改革開放以來“藏富於民”理念成效明顯、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直接證明。
人們在抗震救災過程中的許多細節裏看到了中國的發展進步--
“生命跡象探測儀”,能發現廢墟下數米深處的微弱生命信號;
一個小小的氣囊,充氣後可頂起60噸的重量;
通過CR醫療設備,傷員的全數字影像立即傳輸至外地醫院,接受遠程實時診斷……
進步遠不止體現在物質層面。汶川大地震後展開的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志願者行動,讓人們看到了中國現代公民意識的成熟。
20多萬來自天南地北的志願者活躍在災區。全國各地還有難以計數的人們以各種方式為抗震救災出力:捐錢、獻血、搶運救援物資、護理從災區轉運出的傷員。“我們都是汶川人!”一時成為13億中國人民最響亮的口號。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不斷吸收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推進,中國人民的精神境界也隨之得到了悄然提升。在這次抗震救災中,人們清楚地看到了這種無形的進步是多麼巨大。
“發展才是硬道理”。增強國家抵禦各種風險的能力,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深入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綜合國力,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核心內容,也是這次抗震救災的重要啟示。
科學發展--自然災害是中國人民必須直面的問題,也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難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存憂患意識
汶川大地震顯示的巨大破壞力量,讓人們再次深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地域遼闊、地理和氣候條件十分複雜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災國家。中華文明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與自然災害不斷抗爭的歷史。
在1840年至1949年的中國近代史上,死亡萬人以上的重大災害共發生119次,平均每年一次。新中國仍長期遭受著自然災害的困擾。僅最近十年間,就發生了至少四次被國際學術界歸入“巨災”之列的重大自然災害: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今年南方冰雪災害和汶川大地震。
與此同時,進入21世紀的地球,並未因人類的進步和繁榮而變得太平,造成重大傷亡的災害時有發生。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四川安縣桑棗中學校長葉志平受到廣泛關注。幾年前,這所農村中學的教學樓剛建成就暴露出嚴重質量問題,葉志平想盡一切辦法“亡羊補牢”,對教學樓改造加固。同時,他每學期都在全校組織緊急疏散演習。在汶川大地震中,桑棗中學教學樓安然無恙,訓練有素的2200多名師生僅用1分36秒就全部撤到了操場上,無一傷亡。
人們從葉志平的所作所為中解讀出一個啟示:儘管我們無法阻止自然災害發生,但可以採取積極行動,儘量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災害應對水平獲得長足進步。特別是2003年非典疫情之後,國家花大力氣構建了公共危機應對機制。2004年,“緊急狀態”被寫入憲法。國務院成立了專門的應急機構,各地分別制訂了“應急預案”。2007年,突發事件應對法施行。汶川大地震中,救援行動的迅速有效,與這些努力直接相關。
然而,與國際先進經驗相比,我國防災減災的體制、機制、法制還有待完善,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尚比較薄弱。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頻發的災害已提出了警示,要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離不開“和諧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要求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而提高全社會防災境界,將非戰爭時期的國家安全問題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正是科學發展觀題中應有之義。
多難興邦,沒有一個民族的復興之路是一帆風順的。我們堅信,災難毀不掉中華民族千錘百煉的民族精神,災難中收穫的無形財富將融入全民族的血脈,使我們汲取力量、智慧和勇氣,不屈不撓地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