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高邑縣趙村村民任增辰樂滋滋地對記者説:“今年,我家的小麥畝産能達到1100斤,比去年提高300斤。這多虧了去年開始搞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裏修了路網、水網,還提供優良種子和技術服務。”
“今年河北種植小麥3600多萬畝,預計總産244億斤,比去年增産4億斤。其中,通過農業綜合開發打造的3200萬畝糧食生産核心區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河北省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主任喬滿説。
為了提高糧食單産,河北先後實施了海河平原農業綜合開發、壩上生態農業工程和利用世行貸款農業發展等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累計投入農業開發資金171億元,以中低産田改造為重點,著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水利條件,推廣各項節水措施和農業旱作技術,累計改造中低産田3200萬畝,植樹造林515萬畝,建成了“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井渠管道連成網、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産穩産田,全省新增糧食生産能力150億斤。
近兩年來,河北拿出農業開發資金的80%,集中投入到80個糧食主産縣,大力推廣網管式輸水、鹹淡混澆等節水灌溉技術,加大科技培訓和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範推廣力度,提高糧食增産能力,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和農民增收。迄今為止,河北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共培訓農民220萬人次,引進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980多項;項目區優種普及率、防滲節水技術普及率、土壤改良率都達到了100%。
農業綜合開發不僅提高了糧食産量,而且給農民種糧提供了便利。“過去澆水是明溝,從井裏到地頭至少得半個小時才能到。現在,防滲管道直接埋到地頭,打開龍頭就能澆,省電省錢還省事。”任增辰對記者説,加上統一配送農資、種子,每畝地的投入可比過去節省100多元。(記者王方傑)